東土人務農的情景,在這遠方的海外再次重現。恍惚之間,好像又回到了中原。
“這種麥子是春小麥,營養含量不是很高。等我下次過來,給你們帶些好的糧種。”
喬銀現在對農業也小有鑽研,更知道中原人的口味。西方離東土太遠,許多物產都沒能移栽過來,他自然要為這些海外同胞一儘綿薄之力。
“如此,我就先謝過尊使了?”
狄陌王子也不客氣。和喬銀單獨在一起相處,時間越長,他就越回歸東土人的氣質,言談舉止之間隨性灑脫,即不失禮儀,也不像西方人那樣刻意。
一路穿過廣闊的綠洲和農田,路邊的樹蔭也隨之多了起來。再往前走,就來到了一片小小的村莊,仍舊是那熟悉的土坯茅草屋,散發著濃濃的鄉情。
男人們在田地中勞作,女人們則帶著孩子在家做飯。草房的煙囪上冒起縷縷炊煙,讓整個小村都彌漫著一層青霧,混合著飯菜的香味隨風飄蕩。
這樣的小村有很多,它們就是圍繞著金平府主城的“混亂城域”。不過對東土來說,這裡更準確的稱謂應該是鄉下,相當於喬銀的老家太平莊。
走過西郊的幾片民巷之後,終於來到了金平府主城。
“哇,好壯觀!”
看見前方的城樓,喬銀再次被震撼。因為他仿佛看到了一座大棠年間的古城。
高達數丈的城牆,全部是由巨大的青磚壘成,城牆上的木樓寬廣恢宏,甚是氣派;高闊的城門邊站立著兩隊文武官員,穿的也都是東土的官服長袍。
和喬銀的官袍略有不同,他們的官服沒有補服,峨冠博帶,顯得更灑脫。喬銀穿戴的團蟒朝服,是南肅之後才慢慢形成的,樣式有了很大差彆。
“參見殿下!”
這些官員先向著狄陌王子拱手躬身,大禮參拜。之後又向喬銀見禮。
“見過大肅天使!”
“見過諸位大人!”
喬銀也同樣拱手躬身,向他們還禮。車遲國的官員是向西參拜,喬銀則是向北參拜,這是因為大棠的國體是坐西向東,大肅則是坐北朝南。
不過禮儀上的細微差彆並不影響大家見麵,這些官員看見喬銀也都顯得很興奮。
官員中,一位白麵長須的中年人走上幾步,對狄陌王子和喬銀說道:“殿下,尊使,迎賓酒宴俱已齊備,請移駕大明宮!”
“好,擺駕!”
狄陌王子也恢複了一國之君應有的風度。
少時,城門中駛出一輛上有華蓋,雕雲畫龍的二輪鑾車,請狄陌王子和喬銀一同乘上。文武官員也都整齊的跨上馬童牽來的戰馬,一路浩浩蕩蕩進了城門。
大棠的國風就是如此,不論文臣武將都騎馬代步,位高權重的文臣年輕時的也當過將軍。所謂出將入相。大肅則更重科舉,文官大多沒打過仗。
隊伍一穿過城門,喬銀的精神再次為之一震。
金平府遠比他相像中的要大,主城方圓足有五六裡,人口恐怕也不下數十萬。街市之中人流湧動,男女老少喜氣洋洋,洋溢了歡樂的氛圍。
這倒不是當地為了迎接使臣特意安排,因為今天是東土的中秋節。
此時天色漸晚,街市上到處都懸掛起了五顏六色的燈籠。各種鑼鼓鞭炮響個不停,耍龍燈的,舞獅子的,玩雜耍的,搭戲台的,連滿了大街小巷。
越是海外的中原人,越重視鄉土的節日。
而且在這些居民中,喬銀還看見了金發碧眼的西方人,更有隨車遲國一同遷入金平府的天竺人。他們同樣以自己的方式參與歡慶,卻絲毫不顯得違和。
因為棠人的文化開放,據說除了皇帝和宰相,胡人可以憑本事做到任何職位。這種包容是大肅人不能想象的,就連喬銀都很難體會得到。
大棠成為了曆史,但它的氣質卻依然留存。
一路走過長街,隊伍終於來到金平府王城。同樣是一座氣象宏大的前朝建築,寬梁,巨柱,敞軒而廣闊,和大肅現在密集的塔樓完全就是兩個風格。
“這座宮殿,是十年前從車遲國遷過來的。”
狄陌王子笑著介紹了一下,“不光王宮,就是這金平府的諸多建築,器物,也都是從車遲國搬來的!咱們可不會給遊太人留下什麼東西。”
“哈哈,乾得漂亮!”
喬銀也連聲讚歎,“這就是咱老祖宗的智慧啊。”
東方的建築都是榫卯結構,大到宮殿,小到民宅,可以隨拆隨走,然後重新拚起來。這是西方人望塵莫及的。
短短十年籌備,金平府就已初具規模,絲毫不遜色於新洛特丹這樣發展近半個世紀的大城。
進入王城之後,狄陌王子在乾元殿擺下國宴,為東土使臣喬銀接風洗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