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府,喬家紡紗場。
喬銀打量著麵前的機器,見它和孫連城之前做的那個蒸汽輪機差不太多,不過工藝構造明顯更精致。用末法之眼,他看到機器內部的葉輪,果然是藍陀金木所造的葉片;葉片內部甚至還鐫刻了法陣。
“居然這麼快就做好了?”
這讓喬銀忍不住感慨丘小珍的水平。才一個多月,她就完成了蒸汽輪機的研修。
丘小珍說道:“創造一個事物才是最困難的,我不過是儘己所能將它完善了而已。而且源州現在產業齊全,我要什麼就能有什麼,這都是沾了新政的光。”
“哈哈,小珍你就彆謙虛了。”
郎先生現在是一百個得意,迫不及待的上前點燃了鍋爐下麵的煤。
少時,鍋爐裡的水燒開了,冒出的水蒸汽開始聚集,最後順著氣管衝入了葉輪倉;強勁的氣流衝擊得葉輪飛快的轉動起來,就好像海風吹動藍銀風車一樣。
轟轟轟……
隨著蒸汽輪機開始轉動,它連接的傳動機也帶動齒輪和皮帶飛速旋轉!旁邊的孫連城走到一台紡紗機前,合上開關,連接到了傳動機上。
嗡嗡嗡……
這台紡紗機,隨之開始了工作!沒有依靠水流和風力,再也不用看天地的臉色,紗錠就這樣開動,而且速度飛快又平穩,看得喬銀喜笑顏開。
而且孫連城一路繞著紗場車間走了一圈,將紡紗機一台一台的打開;這些機器也一台一台的開始轉動,足足四十台,一台蒸汽輪機就能提供全部的動力。
“哈哈,哈哈!這真是……”
喬銀也圍著車間走了一圈,看著一根根飛速旋轉的紗錠,笑得嘴都合不攏了。“神跡,真是神跡啊!當年我娘改進紡紗機,恐怕也想不到會有這麼一天吧?”
說著,他習慣性的撥了撥一根不太均勻的紗線。
丘小珍說道:“這台蒸汽輪機是為了研修製作的樣品,動力不是很足!不過帶動上百台紡紗機綽綽有餘。如果不是怕轉速影響到撚子的摩擦力,效率還能再快十倍。”
丘小珍出身於機戶大家,對織造技藝絕對是內行。
“是啊,現在的棉花質量還達不到預想。”
喬銀當然明白,他們的棉絮略顯粗短,在織造方麵肯定受到很大限製。“等我去新大陸把細絨棉引進過來,那才是真正的大功告成!”
“細絨棉?”
郎先生他們又聽到一個新物產。
喬銀自然不會隱瞞,將新大陸的事情大致說了一下。
“總之,各種產業我都會想辦法引進到大肅來。比如懷表產業,如果能將它吃透,提升的將是整個製造體係!還有香料,木材,細絨棉這些物產,一個都不能少。”
說到這裡,他不禁問丘小珍道:“你說這台蒸汽輪機動力不是很足,就是說它還有繼續提升的潛力?那據你估算,它的動力可以達到什麼地步?”
“這個,現在還不太好說。”
丘小珍想了想,“如果把它做大,構造繼續完善,我覺得開動一艘軍艦應該不成問題。”
“真的假的?”
喬銀看了那些轟鳴的紡紗機一眼,感覺有些玄乎。憑他法武雙修的人仙,要開動成千上萬台紡紗機輕而易舉,但開動一艘軍艦還有些勉強。
“哎,開軍艦暫時不去想。我是說,它的製作成本如何,如何慢慢普及到需要的產業?即便它能代替水車和風車,在更優越的地方建立工場,但商家肯定不會做賠本的買賣!不然幾千年前,這東西就該有人用了。”
“不錯。”
孫連城點了點頭。
“以我製作傳訊器的經驗,製造的時候把各個部件分開,轉包給各個小場,統一標準,降低成本!生產成品的時候,先做好市場調研,擬定幾個最合適的型號,讓商家看了就能買,買了就能用。”
“對,就是這個道理!”
郎先生給他點了個讚,“還有,讓老孫和小珍趕快申請專利,然後儘量守住它的秘密!東瀛不是說人人都是利己主義嗎,那我們就絕對不能好死他們。”
“呦西!”
喬銀也狠狠的表示讚同,不過這句東瀛話卻逗得大家都笑了起來。
蒸汽輪機的研發,可以說打通了新政的最後一道屏障。因為新政的絕大多數產業,多年來隻能擠在風水最佳的源州府,其他州府想發展也望塵莫及。
現在,這個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
正如喬銀所期待的,以後開設工場,就能以經濟重心為標準,再也不受地緣的限製!他們可以把場房建立在最合適的地方,以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
……
在回雁樓請大家吃了飯。下午,郎先生又帶著喬銀來到了醫療合作社。
“小喬,你看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