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
喬銀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好。
其實皇帝已經凝聚出一絲拳意,但這種意境絕對不能點破,不然會阻礙他的成長。喬銀為之挑選的功法,從形到意是最為適合的,他肯定不會害了皇帝。
皇帝自然相信喬銀的心,隻說道:“好好好,修煉之事,就聽喬愛卿安排!不過朕離跨入宗師尚需一段時日,你先耐心等一等,畢竟朕是個老頭子了。”
“多謝皇上!”
見皇帝肯聽自己的話,喬銀頓時大喜。
喝了口茶,皇帝便說道:“對了!有關於整改吏部的事,老十三已經給朕傳過訊了。朕和老駱商量了一下,決定在吏部之下先設立兩個署,一個管人事,一個管培訓;人事其實是吏部原本的職權,這個倒也不難,培訓是由瀚林院分化出來的,以後除了進士之外,定然還會讓新學的人才也進來參與分配,你覺得誰擔任這個侍郎比較妥當?”
“這個人選,最好是科舉新學兩方都能服眾的人。”
喬銀想了想,“肅慈這個人,皇上以為如何?”
“朕也想到過他。”
皇帝歎了口氣,“可惜肅愛卿如今掌司法部,難以分身!其他的人吧,能服眾的倒不是沒有,但未必懂新學;懂新學的人吧,身份又不夠。”
“……”
喬銀看了皇帝一眼,倒沒急於接口了。他可不想趟這個渾水。“那……皇上覺得,禮親王的公子,應天晴?此人文武雙全,是否……”
“可惜,應天晴不是進士出身。”
皇帝再次是歎了口氣。“最好是像肅愛卿一樣,本身和司馬老……愛卿他們有點淵源!既是正牌子進士,又能一心為朝廷當差的……”
喬銀又看了皇帝一眼,發現這樣的人實在難找:“皇上,以臣愚見,那就隻能找一個人先代管司法部,然後讓肅大人擔任翰林院侍郎了。”
“嗯,朕也這樣想過。”
皇帝苦笑了一聲,“唯今之計,隻得如此了!隻是如今立法部的尚書還是由侯浪平在任,朕怕肅慈走後,這家夥又要開始作妖。”
“這個應該不會。”
喬銀對此倒不怎麼擔憂,“如今立法部的行文,都是由議會一層層遞交上來的!他最多把合理的法案積壓下來,斷然不敢通過過於奇葩的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