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靠邊站(2 / 2)

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

人遺子,金滿贏。我教子,唯一經。

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

等到通篇讀完,秦書文徹底地被震撼到了。

以他的文學水平和古文功底,根本不用腦中細思,讀的過程就能了解其中的含義,可以說,這篇三字一頓的文章,言簡義長、詞明理晰,是一部以儒家教育理念為構架,以名物倫常、經子諸史為內容,以勸學策勵為宗旨的絕世好文章。

細而析之,至少可以從四個角度、作四重解瀆:從整體構架看,它由四個邏輯層次構成,體現了較為完整的儒家教育理念;從思想內容看,它包含了以宗族文化為基礎的,較為係統的倫理道德觀念;從學術內容看,不妨說是一部微型的國學概論;從目的宗旨看,它又是一部以典範人物為榜樣,“勸學策勵”的勵誌大全。

他被震撼的遠遠不止如此,除了文章裡的內容,更讓他想到了一直以來所追求的目標,那就是為兒童尋找一本真正意義上的蒙學讀物,為此還召集老朋友們準備編寫一本蒙學讀物出來,但一直都沒有什麼進展,因為他理想中的蒙學讀物,除了易懂易讀之外,還需要具有教育意義,導人向善、勸學勉勵、孝順父母等等都是需要包含進去的,總之在他的理想之中,是一篇很宏大的文章。

而眼下的這篇文章,完全滿足了他的所有要求,通俗易懂,簡潔明了,朗朗上口,並且其中的教育意義更是比他想象的還要宏大和詳細,完全可是說是一篇勸學策勵的勵誌大全。這是一部以典範人物為榜樣,適合蒙童特點的勵誌故事大全。

三字韻語,句法靈活,詞法多樣;介紹名物倫常,以數字為線索;敘述曆史譜係,以時間為線索;進行勸學教育,則提供勤學典範,而不是抽象說教。提供的勤學典範,涉及不同年齡、不同階層,故可視為“傳統勵誌故事大全”。

比如介紹了“勤學”的“六類榜樣”。一是“古聖賢,尚勤學”:即“昔仲尼,師項橐”;二是“彼既仕,學且勤”:即“趙中令,瀆魯論”,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三是“家雖貧,學不輟”:依次敘述了蘇秦、路溫舒、公孫弘、孫敬、車胤、孫康、朱買臣、李密的苦學事跡等等……

此外,也介紹了“善教”的兩類榜樣,即“孟母三遷”和“竇氏五子”,以強調“教之道,貴以專”的道理。先論“教”,後論“學”,蒙童的“勤學”,則是重心所在。

越想秦書文越興奮,這就是他理想中的蒙學讀物啊!他所想的,他所沒有想到的,其中都包含了進去,短短一千多字,再沒有比這篇更適合作為蒙學讀物的存在了。

這一刻,連他也忍不住承認了“才高九鬥”確實是獨占天下才氣九鬥,否則他號召了那麼多人都沒有編寫出來的蒙學讀物,“才高九鬥”卻完全寫了出來。

“之所以有這篇《三字經》呢,是因為看過秦老

的一個專訪,他說沒有一本好的蒙學讀物,區區不才,勉力編了一篇,望秦老指正……”

看到這,秦書文興奮得差點就手舞足蹈了,原來這篇文字一頓的文章名為《三字經》,實在太貼切了,也完全配得上“經”這個字。

而且,“才高九鬥”居然是看了他的專訪,才想到寫這篇文章的,對方的本意,也是希望可以作為蒙學讀物。

實在太了不起了!

秦書文覺得自己此刻讚賞的詞語實在太過匱乏了,“才高九鬥”這位小友,簡直就是他內心裡的蛔蟲啊。

好,這篇《三字經》,必須編入教科書裡麵,而且必須作為蒙學讀物。他相信,隻要他的那些老朋友看過,絕對會跟他一樣的想法。

秦書文越想越激動,不過等繼續看博客”現在還牽扯到什麼明星的事件,被人說成是誰的“打手”?這怎麼能行!

他的文章都要編入教科書裡麵了,而且《三字經》這篇鴻文巨著,絕對不允許出現什麼閃失,它的作者,更不能牽扯到麻煩事件裡麵,否則怎麼能服眾?

想到這,秦書文眼睛微微一眯,任何阻礙他收編蒙學讀物的人或是事,都必須搬開,這可是為國學教育的大事,什麼明星之類的都要靠邊站。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