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湘南電視台,正在拍攝一部大型的三國劇。”張銀芝卻沒有張昭那麼好的心態,主要是她收到的消息,讓她有些憂心忡忡。
“三國劇?”張昭聽得一怔。
“你知道的,三國故事一向是國人最喜歡的,光是三國電影,就出了不下百部,電視劇也不計其數,收視有好有壞,但這次不同。”張銀芝忽然話鋒一轉道,“湘南電視台請出了尤光尤老先生。”
“尤老先生?”張昭心裡不由一驚,這個名字如雷貫耳,他怎麼可能會不知道,尤光拍的電視劇是有史以來收視率最高的,那個記錄至今無人能破。這樣一個傳奇級彆的導演出山,不說彆的,光是他的名字就是收視率的保障,哪怕他拍的是一張白紙,也有無數人願意為他買單。
而且尤光還是一個三國迷,當初那部收視率創造記錄的電視劇,就是一部三國劇。
“對,這次他們拍攝的主要三國人物是諸葛亮,請的是胡景明來主演,還有……”張銀芝一連說了好幾個名字。
聽得張昭也震撼不已,胡景明可是視帝,老戲骨了,不止有他,還有其他視帝,光視帝就有三個,視後和一線影視明星更是多達十幾位,這麼豪華的陣容用來拍電視劇,看來湘南電視台確實被逼急了,已經不計較血本了。
“所以張姐你擔心他們搶回周六的黃金檔嗎?”張昭總算明白了張銀芝的憂慮。
“尤老先生出手,還有那麼多大咖助陣,你不擔心?”張銀芝白了他一眼,本來還打算借助《奔跑吧兄弟》這個節目一舉奠定周六黃金檔的霸主地位,結果湘南電視台那邊就當頭給了重重一擊。
“我擔心也沒什麼用吧?”張昭攤了攤手,他又不能阻止人家不拍大型三國劇。
“張昭,我提醒你一句,很快你就是東方電視台的私人股東了,也該為電視台出點力了。”張銀芝道。
“張姐,你讓我怎麼出力,《跑男》是我的作品,馬上我就要拍《新白娘子傳奇》了,這還不叫出力嗎?”張昭叫屈道。
“你沒聽明白我的意思。”張銀芝道,“我是說,我們也拍一個三國大型電視劇怎麼樣?”
張昭聽得哭笑不得:“那《奔跑吧兄弟》呢?難道不要了嗎?”
“我們拍三國劇又不一定要放在周六黃金檔,可以放在其他時間段,總之我們拍一部更好的,把湘南電視台的三國劇給比下去,這樣就沒人去看他們的劇了。”張銀芝理所當然地說道。
“你以為拍三國劇是那麼容易的嗎?”張昭更加哭笑不得,張銀芝到底哪來的自信,認為隨便拍一部三國劇就能把由尤光和眾多大咖拍的劇給比下去?
“這不是有你嗎?張昭,我對你有信心。”張銀芝笑嗬嗬地看著他,誰讓張昭過往的成績那麼嚇人的,第一部電影票房就9億,策劃的綜藝節目現在收視率都15個點了,還有什麼是他做不到的?
“張姐,你對我有信心有什麼用,這可是三國劇,我自己都……”說著說著,張昭忽然心中一動,不對,這個世界沒有《三國演義》這本書,所以諸葛亮並沒有被神話,倒是拍周瑜的影視劇更多。
尤光現在要拍諸葛亮,肯定不是按照《三國演義》裡的故事內容來拍的,那麼如果自己把《三國演義》寫出來,然後按照裡麵的內容來拍,是不是能比尤光拍得更好呢?
張昭一下子就興奮了起來。
“你自己什麼?”張銀芝見他發愣,不由問道。
“張姐,我突然有個想法,不過能不能成功,我要回去好好構思一下。”張昭回過神來道。
“什麼想法?”張銀芝被他勾起了好奇心,難道張昭真有辦法可以把湘南電視台拍的大型三國劇給比下去?
“張姐,你知道草船借箭嗎?”張昭微微一笑。
“當然知道,那是孫權的計謀。”張銀芝對於三國曆史也是非常了解的,自然知道這個典故。
“其實草船借箭不是孫權做的,而是另一個人。”張昭神秘地一笑。
“另一個人?”張銀芝皺了皺眉,拿出手機就查找起來,“張昭,曆史上可是清晰地記錄著,孫權在公元213年乘戰船闖入曹軍前沿時,利用大霧的掩護,被曹軍弓弩射箭,船身兩側被射滿了箭,從而安全返航。這還有假嗎?”
“嘿嘿,你知道的跟我知道的不一樣。”張昭哈哈一笑,說實話,上輩子的記憶當中,因為《三國演義》的原因,還真沒有多少人知道草船借箭是孫權乾的,一直以為是諸葛亮的計謀。
其實這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為了刻畫諸葛亮的“多智而近妖”,於是移花接木,把“草船借箭”安在了諸葛亮的身上。
曆史上,諸葛亮雖然是睿智良臣,但絕沒有如此之“神”。所以張昭猜測,尤光尤老先生拍出來的諸葛亮肯定更接近於曆史,而不是“多智近妖”。
但觀眾看電視劇,可不是衝著曆史去的,不然看曆史書就行了,所以如果把《三國演義》放出來,那就等於鬥地主的王炸,一出誰都要不起。
“張姐,你知道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嗎?”張昭見張銀芝發懵,又問了一句。
“什麼東風?”張銀芝根本沒聽過這句話。
“很快你就知道什麼東風了。”張昭哈哈大笑,要不是張銀芝今天突然找他,他都忘了還有這麼一部經典的三國小說。<b
r>
“好了,張姐,為了抓住靈感,我先回去了,有事下次說。”不等張銀芝發問,張昭匆匆放下茶杯,他要回去,趁著現在有點時間,或許可以把《三國演義》前幾章給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