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不錯……”見到曹操助戰立功,尤光看得連連點頭,可之後曹操的故事就變少了,尤光雖然覺得無趣,但之後後麵肯定還有曹操的內容,畢竟講三國,魏武帝是永遠繞不過去的坎。
一直到第四回:廢漢帝陳留踐位,謀董賊孟德獻刀,尤光又興奮了,這一回肯定是講曹操的,孟德就是他的字,以他的字為章節名,那他還不是主角?
可是看完之後,尤光差點被氣吐血了。
這回最後講的是曹操手拿七星寶刀,趁董卓睡夢之時準備行刺,但結果很遺憾沒有成功,還好曹操反應神速,借口向董卓獻刀才得以逃脫……
這簡直是豈有此理!
曆史上曹操沒有去刺殺董卓的記載,他對三國曆史早就了然於心,曹操要真的去刺殺過董卓,他怎麼會不知道呢?
真實的曆史是,曹操早就看出了董卓不能成事,於是在後者掌權之後,曹操並沒有接受他的拉攏,反而是連夜離開了洛陽城。
可張昭的小說裡,卻把曹操寫成了一個膽小的刺客,還說他因刺殺董卓不成而逃離洛陽,途中被陳宮所救,共同來到老友呂伯奢家。呂伯奢熱情款待,吩咐家人殺豬款待二人,自己前往西村買酒。呂家人拿出刀來磨,準備殺豬待客。曹操聽見了磨刀聲,誤以為是要殺死自己,於是先下手為強,將呂氏家人殺儘。
看到這裡的尤光是更怒火中燒,雖然曆史上確實有過記載,曹操殺了呂伯奢一家八口,但那是因為呂家子弟想要打劫他,他才下手反擊的。
可這小說裡,僅僅是因為一個疑心病,曹操就殺光了呂家人,路上碰到呂伯奢,也順手把呂伯奢殺了,這就是胡說八道中的胡說八道。
“宮大驚曰:‘適才誤耳,今何為也?’操曰:‘伯奢到家,見殺死多人,安肯乾休?若率眾來追,必遭其禍矣。’宮曰‘知而故殺,大不義也!’操曰:‘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陳宮默然。”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一句話也讓尤光眼角直跳,曆史上曹操根本沒有說過這句話,倒是說過一句:“寧我負人,勿人負我!”但這句話的意思是,難道是我對不起彆人,沒有彆人對不起我嗎?被張昭改成小說,卻變成了一句字義完全不同的話,一下子讓曹操變成了最大的反派角色。
“豈有此理,不看了,不看了!”尤光一把摔掉鼠標,臉上怒氣未消,當初他拍的《魏武帝傳》,裡麵的曹操就是他的
“白月光”,所有褒義的形容全都給了曹操,結果現在看到這麼一篇把曹操醜化的三國小說,真的把他氣壞了。
“老師,現在你知道張昭有多麼可惡了吧?”一旁的胡勝海卻高興了,張昭這是自己找死,老師那麼喜歡曹操,平生也最佩服曹操一人,張昭這裡把曹操寫成這樣的奸角,簡直是在捋老師的虎須。
“小子確實可惡,這樣的小說寫出來,不知道會帶壞多少人。”尤光麵色陰沉,本來對張昭不惡不喜,但看到張昭寫的小說,惡感就完全占了上風,雖然知道這隻是一部小說,不是史實,但這麼貶低醜化他喜歡的曹操,那絕對不行。
“勝海,你代替我寫,我來說,你寫,不能讓張昭這麼破壞曆史……”尤光想了一會,對學生胡勝海說道,他要在博客上狠狠訓斥一下張昭這個小年輕,曆史是嚴肅的,不是能隨便拿來開玩笑的,尤其是這種完全罔顧史實的一家之言,就更不能胡說八道了。
胡勝海心中激動不已,早看張昭不爽了,他落得現在這個地步,張昭就是罪魁禍首,眼下有老師出麵教訓張昭,那絕對夠張昭喝一壺了,老師在圈內的地位,那是妥妥的泰山北鬥,這次看張昭你怎麼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