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登錄“才高九鬥”的博客,心裡已經有了思路,這個副總編蕭乾是以童話起家的,那就在童話故事上狠狠打他的臉。
以對方那些垃圾作品,隨便一篇記憶中的童話故事都能吊打他。
當初以“才高九鬥”這個名字,寫過一篇《白雪公主》,那麼“才高九鬥”再出第二篇童話故事,想必大家也不會太過吃驚。
想了想,張昭很快確定了第二篇的童話故事。
三隻小豬!
這個故事看似幼稚簡單,但在前世,它可是全球聞名,被無數家長拿來教育自己的孩子。
大體講的是三隻小豬是兄弟,為抵抗大野狼而有不同的遭遇,大哥蓋草屋,二哥蓋木屋,三弟蓋了磚屋,最後隻有不嫌麻煩的三弟的屋子沒有被大野狼弄垮,還把大野狼給煮來吃了。
不過這個版本略顯黑暗,大野狼吃了兩隻小豬,最後又被第三隻小豬吃了,狼吃豬,豬吃狼的情節對於兒童心理成長不利。
所以有另外一個版本,修改掉黑暗的情節,變成三弟最後保護了大哥和二哥,並用巧計趕走了大野狼。
張昭決定采用第二個版本,他寫的是童話,可不是黑暗故事,更不想因此惹來什麼麻煩,所以三兄弟一起戰勝大野狼的故事才是最完美的童話。
在腦海裡回憶了一下,張昭開始碼字:
“在一個遙遠的山村裡,住著一位豬媽媽和她的三隻可愛的小豬,三隻小豬分彆是老大笑笑,老二木頭,和老三凱子。豬媽媽每天都很辛苦,因為小豬們一天天長大了,可還是什麼事都不做。
一天晚上,吃過晚飯,豬媽媽把孩子們叫到麵前鄭重其事地說:‘你們已經長大了,應該獨立生活了,等你們蓋好自己的房子後就搬出去住吧。’
三隻小豬誰也不想搬出去住,更不想自己動手蓋房子,但又不能不聽媽媽的話。於是,他們開始琢磨建什麼樣的
房子。
老大笑笑先動手了,她首先扛來許多稻草,選擇了一片空地,在中間搭了一座簡易的稻草屋,然後用草繩捆了捆。‘哈哈!我有自己的房子了!’老大樂得歡蹦亂跳……”
整篇故事隻有1100多字,張昭很快就碼完了,不過上傳之前,他在前麵加了一段話。
“看了某著名童話作家蕭某的作品,真是一言難儘,這童話作家也當得太容易了,還能借此爬上雜誌社的高層,換成我的話,豈不是能直接當總編了?
麻煩蕭某睜開眼看看,什麼才是童話故事,彆總是寫些老掉牙或是雷同的故事來糊弄人,就你的文筆和故事,小學生都比你寫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