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年紀,牙尖嘴利,地位和實力需要評定嗎?你大可以出去問問看,看是你地位比我高,還是我比你高?”——尤光。
“地位高有什麼用,你也就隻能躺在功勞簿上了,曾經的輝煌一去不再,真有實力的話再創造一次37%收視率的神話看看?”——張昭。
“你彆說37%的收視率,你的作品要能做到25%的收視率,我就承認地位不如你。”——尤光。
“幸好你沒說37%,總算留點臉,知道現在和以前的情況不同,不過你說的,25%是吧,等我做到了,希望你能遵守諾言。”——張昭。
“等你做到再說吧,年輕人,不要好高騖遠,先想想曆史劇怎麼拍吧。”——尤光。
“放心,很快就可以跟觀眾見麵了,希望到時候不會讓你大吃一驚。”——張昭。
“嗬嗬,那我等著……”
“等吧……”
張昭和尤光,彼此雙方在博客上互相爭論,完全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去,吃瓜群眾們簡直要高唱讚歌。
一方是電視圈內的大佬,泰山北鬥級的人物——尤光,一方是從出道開始就炙手可熱的學生導演——張昭,儘管後者地位確實不如前者,但雙方的差距也沒有差到不能彌補的地步,兩個如日中天的人物在博客上展開“大戰”,誰會不愛這樣的熱鬨呢?
而原本處於風暴中心的“日召”,此時早沒有人顧得上了,因為他名氣小,張昭和尤光任何一方都能輕易地把他的關注給搶走,而這也正是張昭的目的。
畢竟要是尤光繼續抓著“日召”不放,那所形成的風暴足夠把“日召”撕碎,所以現在由“張昭”這個大號出來擋槍,“日召”就安全了。
……
翌日,張昭繼續拍攝《桃園三結義》剩下的部分,估計今天就能完成。
有了副導演王元華的幫助,張昭也輕鬆多了,在下午4點左右,就提前完成了今天的拍攝計劃。
“好了,大家可以回去好好休息了一下,等到第二集開拍,我會通知大家的。”張昭解散了劇組,趁著距離周六還有三天時間,他準備把第一集的後期製作出來,最好是能趕上《丞相孔明》第三四集開播前上線。
張銀芝一直關注著劇組這邊的情況,得知張昭第一集殺青後,很快就打了電話過來。
“張姐,你消息可真靈通啊,我剛解散劇組。”張昭並沒有諷刺的意思,也知道劇組裡肯定有張銀芝的人,他根本不在意,知道張銀芝也是關心他什麼時候把《三國演義》拍好,拿去跟《丞相孔明》打擂。
“張昭,聽說昨晚你跟尤光可是在博客上狠狠乾了一架啊。”張銀芝沒有第一時間談論劇組殺青的事,而是先聊起了八卦。
“張姐也關注這些八卦嗎?”張昭反問道。
“嗬嗬,你跟尤光的事可不算八卦,我怎麼會不關注?”張銀芝嗬嗬一笑,“可惜,最後沒有分出勝負。”
“勝負不是靠打嘴仗贏的,真正分勝負的地方是作品。”張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