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之前因為白波軍肆虐,被顧衍遷徙的流民,可以說徹底消耗了河東郡潛力。
顧衍騎馬走在臨汾縣的街道上,看著四周的殘垣斷壁,心中感慨萬千。
沒有個幾十年的時間,河東郡是沒有辦法恢複往日的繁華。
顧衍心中非常清楚,劉宏已經命不久矣。
拉開東漢末年亂世的董卓進京,很快就要發生。
到時候河東郡會成為戰場,那才是生靈塗炭。
現在河東郡的精華,都被遷往並州,保住了大量的人口。
這也算是在這亂世中,為百姓謀得了一線生機。
顧衍心中非常明白曆史的走向。
這些年來,他在亂世的浪潮中奮力拚殺,東征西討。
每一次決策,每一場戰役,他都小心翼翼,儘量沒有破壞原本的曆史脈絡。
他深知,自己所走的每一步都至關重要。
如今,他的目光緊緊鎖定在並州,那片廣袤而充滿潛力的土地。
他現在隻要把並州經營穩妥,等待著那個風雲變幻的時刻到來。
屆時,天下大亂,他便能在第一時間控製住漢獻帝。
到時候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就不是曹操,而是他顧衍。
每每想到此處,他的心中便湧起一股豪情壯誌。
他和董卓,可是完全不同。
董卓此人,典型的政治智商不足。
顧衍回想起董卓的種種作為,不禁暗暗搖頭。
董卓裹挾天子之後,掌握著朝廷大權。
本應憑借手中的軍權鞏固自己的地位,可此時,他卻忘記了槍杆子出政權,軍隊才是他的根本。
一心討好世家大族,豪門望族。
那諂媚的模樣,仿佛是在祈求他們的認可。
可是這些人根本就看不起董卓。
在他們眼中,董卓不過是一介武夫,粗俗不堪,即便手握重權,也難登大雅之堂。
董卓的這種做法,反而因此和自己的部下離心離德。
那些曾經跟隨他出生入死的將士們,漸漸對他感到失望和憤怒。
最終因為王允的離間之計,董卓身敗名裂,家破人亡。
那慘烈的結局,如同一個深刻的教訓,時刻提醒著顧衍。
顧衍絕對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他在並州養出來的大軍,將來就算占據長安洛陽,也一定是以他們為主。
這些將士們是他的根基,是他在亂世中立足的底氣。
顧衍騎在高頭大馬上,身後是雄赳赳氣昂昂的漢軍騎兵。
旌旗飄揚,盔甲閃耀,馬蹄聲震耳欲聾。
他望著前方的道路,心中暗自思索著未來的布局。
“顧大哥,我們即將進入太原郡!”馬超策馬靠近,說道。
顧衍微微點頭,“傳令下去,加快行軍速度,不得有誤!”
“是!”馬超領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