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朵,疙瘩湯好不好喝?餅好不好吃”?
冷千樾把朵朵抱到身邊,神色和藹,聲調溫柔地問她。
“湯......湯湯......好......好喝,餅......餅餅......”
3歲的朵朵用黑葡萄一樣的大眼睛看著冷千樾,吞吞吐吐,心裡有話說不出來。
這孩子大概是患上了動作與社交互動失調症,語言上出現了障礙。
看著小臉憋得通紅,抓耳撓腮的小不點兒,冷千樾心裡很不是滋味。
一個3歲多的孩子,正常情況下,可以很輕鬆地說出一個完整句子,能準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意思。
比如:自己想吃什麼,東西好不好吃。
以顧家人的智商,朵朵不應該這樣。
“千樾,朵朵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顧北揚看出冷千樾眼裡的擔憂,急切地追問道。
“這孩子好像有語言障礙”。
冷千樾如實回答。
“奶奶,朵朵以前說話也這樣嗎”?
顧北揚想從奶奶這裡尋找答案。
“不是,你二哥和二嫂活著時,朵朵不是這樣的,她這張小嘴可巧了,什麼都會說”。
“這孩子這是咋了”?
顧老太太也看出了重孫女的變化。
“這孩子,肯定是在大伯娘的虐待下才變成這樣的,那個惡毒的操蛋娘們,我......”
顧北揚被操蛋大嫂氣得失去了君子風度。
他握緊拳頭,恨不能立馬揪過趙大美來暴揍一頓。
“北揚哥哥,我還是那句話,有些事不能衝動”。
“朵朵這毛病不是先天性的,沒什麼大礙,隻要適當給她做些語言訓練,會慢慢好起來的”。
冷千樾低頭打量著兩個正在大口喝疙瘩湯的小不點,想起了書本裡有關他們的情節描述。
書中,兩個小不點被大伯娘嫌棄虐待,小小年紀就留下了心理陰影。
跟著三叔顧北揚隨軍後,又成了嬸娘崔曉玲的出氣筒。
崔曉玲疑神疑鬼,作天作地那段時間,兩個小不點的身心受到了很大的傷害。
平時,顧北揚忙於軍務,無暇顧及侄子侄女,崔曉玲對他們冷言冷語是常態。
顧北揚出任務不在家時,崔曉玲不僅對他們惡語相向,還經常動手打他們。
兩個孩子知道三叔和嬸娘合不來,為了息事寧人,被虐待了從來不敢吱聲。
長期的壓抑和憋屈,不健康的成長環境,讓兩個身心正在成長發育中的孩子,心理一天天變得扭曲。
後來,兩個孩子都患上了心理疾病。
最後,雙雙長歪了。
果果長大後對女人恨之入骨。
顧北揚和崔曉玲離婚後,每個想接近他的女人,果果都會想方設法捉弄,然後不擇手段地趕走她們。
聰明異常的果果,長大後誤入歧途。
為了尋求心理平衡,他不僅糾集一幫地痞無賴在社會上橫行霸道,還經常以調戲打罵女人取樂。
果果的最終下場,是死在仇人的亂棍之下。
朵朵的結局更慘。
這個從小母愛缺失的小姑娘,長大後一直用一種病態心理尋求彆人的關愛。
被一個能說會道,對她“百般照顧”的人販子盯上後,她不假思索地認了人販子做乾媽。
後來被乾媽賣進那種不乾不淨的場所,染上臟病後跳樓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