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好的服裝設計永遠創不出品牌,這位女同誌的設計頗具大師風格,值得采納”。
“是很抓眼球,可大家有沒有想過,是不是有些新穎地過頭了?這有些設計也未免太大膽,太前衛了吧”?
“是啊,這樣的服裝隻怕是咱們敢生產,沒人敢穿吧”?
讚賞的,質疑的,甚至是反對的,各種聲音相互碰撞,會議室裡十分熱鬨。
周益民一直沒開口說話。
作為一廠之長,他有一錘定音的權力,他已經認可了冷千樾的設計,此時沒必要發表意見,等各種生意碰撞完了,再拍板也不遲。
看他沉默不語,冷千樾以為他在左右為難。
於是,冷千樾小同誌勇敢地站了起來,重重地敲了敲桌子:“各位,請安靜一下”。
“我有話問大家,請你們回答我兩個問題好嗎”?
冷千樾提高聲音,淡定從容地看著滿屋子大叔級彆的男人們:“請問,咱們華國服裝業最大的問題是什麼?70年代的服裝以哪一年為分割線”?
話音一出,會議室瞬間鴉雀無聲,大叔們麵麵相覷。
“看來,各位是不知道了,我來告訴大家”。
冷千樾清了清嗓子,朝大叔們莞爾一笑,然後侃侃而談:“華國服裝業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自己獨立的審美係統”。
“從事服裝行業的,都固守著陳腐理念,像井底之蛙一樣,隻知道坐井觀天,從來不敢放開思想,大膽創新。
說到此,冷千樾停頓下來,向大叔們報以謙然的一笑:“我說的這些話,請大家不要往心裡去,我並非有意針對在坐的各位”。
“我是在分析整體的服裝行業,陳述一個事實”。
停頓過後,冷千樾繼續發表自己的見解:“70年代的服裝是以75年為分割線的”。
“75年之前的服裝跟60年代沒什麼區彆,那時候西裝被認為是資產階級的東西,旗袍被認為是封建殘餘,穿著稍微花哨的衣服就會遭到批判”。
“75以後,特彆是文革結束後,人們的穿衣打扮在悄悄發生變化”。
“鳳城的紡織城已經被稱為“小香港”,那裡的女人們都很向往時尚靚麗,能彰顯個性的服裝款式”。
“有些變化,其實不必聽我說,大家也能體會感受到”。
冷千樾拋出這兩個問題,意在說明
——她的服裝設計雖然大膽超前,但沒有敢不敢穿一說。
這個年代,已經沒有人能乾涉彆人的審美,也沒有人會站出來約束人們的穿衣打扮了。
闡明問題後,冷千樾又對自己的設計心得做了說明:
“現在是秋季,秋天雖然是收獲的季節,但也是個讓人心情落寞的季節,色彩斑斕靚麗的衣服能調節人們的情緒,最適合這個季節穿”。
“所以,我的設計圖裡,秋季服裝運用了大量的鮮豔色彩,著重突出了紅色這種熱烈明媚的顏色”。
“我敢保證,我設計的紅裙子和喇叭褲,一旦走向市場,肯定會成為受年輕人喜愛的潮流服裝”。
“有幾種款式,還會成為最近幾年的標誌性服裝”。
說完這番長篇大論,冷千樾小同誌有種諸葛亮舌戰群儒的感覺。
她說得自己口乾舌燥,大叔們聽完頻頻點頭
——這姑娘說得沒錯,好像是這樣的,家裡的老娘們整天嚷嚷著買不到時髦衣服,有時候都煩得自己腦仁疼。
周益民聽完冷千樾小同誌的話抿著嘴偷偷樂了——這姑娘不簡單呐!
麵對刁難問題,不僅能談笑間遊刃有餘地破局,還能進退自如地救場,是個人物!
看來妹妹很有眼光,自己也沒看錯她。
“咳......咳......”
周益民清了清嗓子,掃了一眼在座的緩緩開口:
“大家還有沒有話說,如果沒有,聽我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