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屬院後,看時間還早著,冷千樾直接去了劉春華家。
“千樾,你來了”。
劉春華正在不亦樂乎地做藥膏。
她做事仔細,手沒有楊紅櫻那麼快,不過也做了差不多快10瓶。
“千樾,你快看看,我這些東西做得咋樣?能不能過關”?
劉春華樂顛顛地把藥膏拿過來讓冷千樾檢查。
“嫂子,我不用看,就你這雙能把鳥繡活了的手,還能做不好這點事”?
冷千樾連看都不用看,她對劉春華做事一萬個放心。
“嫂子,我不是衝這個來的,是來跟你說道說道服裝生意的事”。
冷千樾切入主題。
“妹子,我正要問你呢,你這幾天跑來跑去的,忙活得咋樣了”?
冷千樾差不多天天跑市裡,每天忙得腳不沾地,劉春華心疼地不行。
她經常在丈夫麵前埋怨自己無能,嫌自己幫不上冷千樾的忙。
趙鵬程撇著嘴安慰她:“就你這點能力,還想幫忙”?
“人家乾的那些事你根本插不上手,你就彆跟著起哄了,人家讓你乾什麼,你乾明白了就是在幫忙”。
“有時間多幫她帶帶孩子,給她騰出點時間來不就行了”。
聽完丈夫的“安慰”話,劉春華想想也是。
自己除了有一雙巧手外,好像再沒有其他本事了。
所以,她這段時間一直搶著幫冷千樾照顧兩個小不點。
劉春華一邊心疼著冷千樾,一邊倒了一杯水遞給她。
“嫂子,忙活得差不多了”。
冷千樾接過杯子,一邊大口大口地喝水,一邊告訴劉春華:“咱們的生意可能要改變思路了”。
“咋又要改變思路”?
劉春華不明所以。
“嫂子,是這樣的......”
冷千樾把租房子的細節一一跟劉春華說了。
然後轉變話題:“既然可以前店後廠,那咱們就不能單一的開裁縫鋪了”。
“二樓用來當服裝工作室,一樓要重新規劃一下用處和經營方式”。
租下高老太太前店後廠模式的房子,而且還有二染這棵大樹支撐著,鍋足夠大,米開著用,冷千樾打算改變經營策略。
“千樾,你打算怎麼重新規劃”?
有些事雖然不懂,但可以問,劉春華自信自己不是豬。
她沒有丈夫說得那麼無能。
跑個腿,聯係個人啥的,她能乾明白了,畢竟她的為人在那裡擺著。
“嫂子,我打算把一樓開成時裝店,咱們自己生產服裝,打自己的品牌”。
變化永遠比計劃快,尤其是在這個剛改革開放的年代,機遇比比皆是,就看你能不能抓住。
通過與二染和華彩的合作,冷千樾覺得自己剛開始的思路太狹窄了,根本跟不上這個時代的發展速度。
“嫂子,租來的房子後院很大,院子的平房裡能放開很多台縫紉機”。
“我打算買幾台縫紉機,雇上幾個會縫紉的,巧梅嫂子負責裁剪,她們負責縫紉,自產自銷,把自己的品牌打出去”。
設計的本質脫離不了商業,良好的商業環境是品牌成功的關鍵。
自己會設計,又有那麼好的黃金地段,天時加地利,冷千樾還怕創不出品牌去?
“千樾,你打算雇幾個人”?
“軍嫂裡有好幾個會縫紉的,一會兒我去找孫彩雲和張巧梅商量一下,看看雇誰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