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兒這種產品,要說有多好看,肯定是沒有,對於吳織來說,她本來就是學設計的,肯定也不會覺得這種一成不變的設計就有任何創意和新意。對於吳織來說,她對於香奈兒的認知是比較全麵的,不好看的東西,自己就是想買。香奈兒稍微有一點好看的款式,價格就高到離譜。
對於吳織來說,買一套香奈兒的行頭相當於三個月的工資。吳織買這套衣服還是大出血了一番。對於吳織來說,她從上班以來,最大的願望就是買一套香奶奶的衣服。在工作三個月的時候,她就看上了一個香奈兒的包。那個時候的工資買條包鏈子都成問題。想到那個時候,吳織覺得自己真是白工作了。怎麼連一個包都買不起。在工作第三年的時候,吳織買了香奈兒的唇膏,眼影,護手霜。那個時候買香奈兒的包還是夠的。不過對於吳織來說,還是覺得買香奈兒太不劃算了。那個時候真舍不得買香奈兒。買一個包夠吳織半年的房租。
第五年的時候吳織終於買了一個香奈兒的包。當時,吳織根本不舍得背那個包,隻有在和彆人出去玩的時候,才象征性的背一下。背的時候,也十分的小心。生怕彆人碰到這個包。有一次,坐地鐵的時候,彆人碰到了吳織這個包。吳織很小心的查看,旁邊的那個碰到吳織這個包的人,一臉鄙夷的神色。
那個人說道:“背著一個A貨,還好這麼金貴。”。
吳織清楚的聽到這個人說的話,但是不敢看過去。那個人還是一直在說她背的是一個A貨。吳織整個人都很不開心。她一開始的時候覺得這個人有點過分,是一個沒有見識的人,真的包假的包都分不清楚。這個人才是窮鬼,根本沒有看見過真的包。
有一次,吳織在看到一個女生被香奈兒的時候,突然覺得那個香奈兒就是一個高仿。因為這個女生穿的很普通,從上到下,隻有這個包看起來是大牌。吳織瞬間想起了自己當時的問題。
對於吳織來說,她從那個時候,就不再迷信香奈兒的包了。她覺得自己應該買全套香奈兒的產品。隻有買了全套香奈兒的產品,才能讓自己看起來像那些用的起香奈兒產品的人。她開始注意香奈兒全係列的產品。尤其是香奈兒的套裝。香奈兒的套裝的價格比包還高,尤其是新品。吳織真是舍不得買。但是,她一直都在留意香奈兒套裝的消息。
對於吳織來說,現在穿的這套香奈兒的套裝,是她精挑萬選的。她分析香奈兒套裝的時間很長,最終選擇了幾件單品。這個套裝,是她子在很早的時候,就預留了錢買的。她就是要買一套新品,因為如果不是新品,肯定還會有人說,不是新品,是便宜貨。所以,為了以防萬一,她就選擇了新品。
吳織肯定是不開心的的,本來自己背著這個包就希望彆人能高看自己一眼。但是,並沒有,周圍的人看自己的眼神,像自己是在背著一個A貨。
吳織很久都沒有再次背著過那個包
高光,指畫麵調子最亮的一個點,表現的是物體直接反射光源的部分,多見於質感比較光滑的物體。暗部由於受周圍物體的反射作用,會產生反光。反光作為暗部的一部分,一般要比亮部最深的中間顏色要深。
高光在用到某個人的身上,就是泛指這個人在某些領域有一些突出的部分。《人生第一次》透過鏡頭觀察不同人群在人生重要節點的“第一次”,以點帶麵,折射出中國人當下的生存哲學。紀錄片一共12集,每集30~40分鐘,以時間維度貫穿了“出生、上學、長大、當兵、上班、進城、買房、結婚、相守、退休、養老、告彆”12個人生不同階段;空間上分布在醫院、學校、軍隊、村莊、工廠、老年大學等不同人生場景。
對於吳織來說,她願意舍棄身上二十斤肉讓自己天天處於高光時刻。吳織一直都是一個比較認真的人,她對於高光的追求,遠遠大於普通人。這也是她能走到今天這個職位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今天就應該算是吳織的高光時刻,起碼是她在自己奮鬥之下的高光時刻。對於一個女生來說,奮鬥肯定是不容易。雖然,吳織並不是一個特彆專注的人,但是吳織的爆發力是比較強的,加上人也比較聰明。所以,在短時間內走到了現在的地位。
吳織從小就是一個特彆特彆的人。她在學校的時候學習不錯,不過很叛逆。之所以叛逆,是因為她的家庭並不和諧。吳織的母親有點不一樣,不是溫柔的母親。有一次母親發怒的時候把她的作業全都給撕了。
吳織的母親是一個特例,她本身就是大大咧咧的所在。從吳織剛出生那會兒,她覺得吳織就是一個賠錢貨。吳織的母親更希望自己能生一個男孩兒。可是,第一個是女孩就罷了,第二個還是女孩。吳織的母親尤其不是喜歡吳織。
吳織這個孩子從小就不讓她省心,還是嬰兒的時候,就喜歡嚎啕大哭。而且還都是在晚上嚎啕大哭。所以,吳織根本就讓她喜歡不起來。對於吳織來說,她有什麼錯,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個女孩兒,不討母親開心。她餓了晚上就哭唄,她盼望著母親能夠將她抱起來,然後放在手心裡,好好的嗬護。但是,根本沒有這個機會,母親對於她的不喜歡是與生俱來的。這種不喜歡倒沒有什麼危害,她還是可以安穩的長大。隻不過很多時候,都受不到母親待見而已。反正很多孩子都不會受到父母的待見。父母也總是會用父母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吳織的母親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會對物質帶來什麼樣的傷害。她沒有考慮那麼多的想法。因為,她認為吳織的生命都是自己給的,自己為什麼還要這麼在乎她。那不是本末倒置了麼。自己才是應該主導吳織的人。自己是吳織生活中最重要的所在,自己對吳織的生活指手畫腳,那是她的權利。
這次對她的打擊很大,以前母親做什麼過分的事兒,她都沒有什麼反應。反正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是,這次不一樣,她生氣了準備離家出走。結果,當然是不可能離家出走了。自此以後她的學習成績大不如前。不知道為什麼反正就是學習不進去。而且隨著年紀的長大,她對於感情看的越來越淡。這也是雖然有過很多男朋友,但是並沒有什麼人走入到她的心裡。
吳織還記得高考之前,她本來能上一本的,可是母親在高考的問題上又和她吵架了。反正在她的眼裡,母親就是無理取鬨。最後,她考了一個專科。這下,她覺得自己勝利了。她戰勝了母親。在她的眼裡,上大學就意味著可以離開母親。但是,上了之後,她發現這個想法完全的錯了。在她離開家之後,和家裡的羈絆還是相當多的。她沒錢,起碼錢要從母親那裡要。她曾經一度因為不想和母親說話,所以,她可以天天吃泡麵,還是吃一頓的那種。也是因為天天吃泡麵,所以認識了大學之後的第一個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