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年年歲歲花相似(1 / 2)

任嬌嬌和江源兩個人吃完飯,必然需要談及一個話題就是結婚的話題。

江源本來以為任嬌嬌會先說,可是任嬌嬌顯得意興闌珊,根本沒有說話的意思,更彆提結婚的話題。

“你今天顯得很累啊。”江源先說話了。

“是啊,最近工作比較多。”任嬌嬌一臉倦怠。

“加了不少班吧。”

“是啊,公司工作好忙。”五年前的任嬌嬌一定想都不想就抱怨,但是她這幾年成長了。

可是,想想任嬌嬌並沒有這麼說,她現在已經長大了。

人成熟的表現有很多方麵,以下是一些具體的描述:

擁有獨處能力:能夠獨自麵對生活的挑戰,尤其在感到傷心、痛苦或失望時。獨處可以使人更加成熟,能更深刻地理解自己,不屈從於外界誘惑,獨立地做出自己的選擇和決策。

不輕易評價他人:不輕易評價他人,避免過度關注他人的評價。心理學中有“聚光燈效應”,人們仿佛處於聚光燈下,卻誤以為所有人都在盯著自己。這種心態可能導致人們逐漸迷失自己。

不再四處訴苦:意味著珍視自己的感受和經曆,避免過度傾訴和抱怨。在生活的瑣碎和艱難中,人們需要自己為自己承擔,經曆的苦楚是自我成長和通透的體現。

不再想改變彆人:意味著不希望改變自己或他人的觀點或行為。這源於一種自我洞察,即人如同房屋,有四根支柱支撐。

不與爛人爛事糾纏:意味著避免與不道德、不愉快的行為和事物糾纏。這種觀念強調及時止損,避免成為它們的受害者。與不講道理的人爭辯無益,因為它反映出你沒有格局和境界。

尊重他人:意味著尊重他人的權利和感受,不侵犯他人的利益和尊嚴。這體現在對他人意見和感受的尊重,不輕易妄加評判和指責,也意味著自控力強,能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善於觀察:會用小細節來溫暖他人。一起出去玩時,會主動等等那個係鞋帶的朋友;過馬路時,會主動走到有車的那一邊;雨天開車路過行人時,會主動降慢車速。這些溫暖人心的善舉,會讓他們的人際關係更加順暢。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再因自己平庸的長相,而暗自苦惱;也不會因自己不擅長社交,就自責內耗。因為他們懂得,缺點不過是放錯了位置的特點。抹殺缺點,就是在抹殺自己的與眾不同。與其苦惱,不如坦然接受,找到適合它發揮的領域,然後儘情閃光。

不再覺得「吃虧是福」:碰到壓榨人的公司,趁早辭職;談了隻會索取的對象,直接分手;遇到愛占便宜的朋友,儘快遠離。不會再傻傻覺得,付出是理所應當,拿自己的委屈去成全彆人的快樂。及時止損,拉黑刪除,保護自己才是第一位。

不折不扣的「細節控」:會通過小細節向身邊人傳遞溫暖。出門總會不自覺走在有車的那一邊,快遞員派件時也會主動說聲謝謝,看到喜歡的文章,還會主動點個讚,總是用小細節打動身邊人,人際關係都比彆人更順暢。

不再遇到一點委屈就打電話給爸媽訴苦:「吃的好」、「還有錢」、「彆擔心」慢慢成了口頭禪。即使是發燒需要去醫院打點滴,也會等一切處理好,再通知她們,不讓她們多操一點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