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後發製人(2 / 2)

“後發製人”是一個成語,源自於《荀子·議兵》。該成語的意思是在戰爭中采取退讓的姿態,避免在不利的環境下與敵人進行決戰,而是等待對方實力下降或出現破綻時,再趁機發動攻擊,從而戰勝敵人。這種策略強調避敵銳氣,蓄勢而擊,以達到最終勝利的目的。

在晉文公掌權後,他采取了一係列富國強兵的政策,使晉國實力崛起。在與楚國的爭霸過程中,晉文公也多次運用後發製人的策略,通過巧妙的戰術和策略來戰勝敵人。例如,在城濮之戰中,晉文公就采用了先退避三舍、誘敵深入的戰術,最終成功地擊敗了楚軍。

總的來說,“後發製人”是一種重要的軍事謀略和戰術手段,在晉國的曆史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和應用。這種策略強調避敵銳氣、蓄勢待發、抓住時機進行反擊等原則,對於取得戰爭勝利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後發製人”也體現了晉文公等晉國國君的智慧和膽略,成為了中國曆史上著名的典故之一。

會議進行到此時,趙梭終於緩緩地開口了。他的發言顯得深思熟慮,每個字都經過了慎重考慮。呂鑫祥看著趙梭,心中早已有所預料。這次的分組對於趙梭所在的部門確實影響頗大,因為無論哪個產品,最終都需要經過他們的部門進行審核和評估。

趙梭首先表達了自己部門的困境。隨著公司業務的擴張和項目的增多,他們部門的工作量也在不斷增加。人手不足的問題逐漸凸顯出來,成為了製約部門進一步發展的瓶頸。他希望能得到公司的支持,增加人手,以應對日益繁重的工作。

呂鑫祥認真傾聽著趙梭的發言,臉上沒有任何不耐煩的表情。他明白趙梭所說的是事實,也清楚部門的發展對於整個公司的重要性。因此,他當即表示同意趙梭的請求,並承諾會儘快安排增加人手。

呂鑫祥的決定得到了在場所有人的認同和支持。他們知道,隻有這樣,才能確保公司的各項業務能夠順利進行,也才能讓每個部門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馮冰的表態讓會議的氣氛再次活躍起來。他毫不猶豫地表示願意帶領團隊承擔更重的任務,理由是自己來公司的時間比邊南要長,對公司的運作和項目的執行有著更為深入的了解。他的這種責任感和擔當精神贏得了在場人的尊重。

吳織也緊接著表示,她非常願意和馮冰的小組進行合作。她提到,之前與馮冰的團隊有過長期的合作經曆,彼此之間已經非常熟悉,這種默契能夠大大提高合作的效率。吳織的話語中充滿了對馮冰團隊的信任和期待,這也讓馮冰更加堅定了帶領團隊完成任務的決心。

呂鑫祥對馮冰和吳織的表態表示了讚賞。他認為,這正是團隊精神的體現,每個人都能夠主動承擔責任,願意為團隊和公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他鼓勵大家繼續發揚這種精神,共同努力,推動公司不斷向前發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