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理說,任嬌嬌這種略帶俏皮、打趣客戶的說法,在很多正式的商務場合中很可能會讓人心生反感,畢竟保持專業與尊重是商業交流的基本準則。尤其是在這種需要極力巴結、討好客戶以促成合作的敏感時刻,稍有不慎就可能適得其反,給客戶留下輕浮或不專業的印象。
然而,世事無絕對,任嬌嬌的這番言辭卻意外地正中了呂鑫祥的下懷。他非但沒有露出一絲不悅,反而笑得特彆開心,臉上的褶子都擠在了一起,眼睛眯成了一條縫,仿佛聽到了什麼天大的好消息一般。
這其中的緣由,還得從呂鑫祥內心的盤算說起。他深知,此次項目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順利拿下王逸雪這個關鍵人物。而馮冰,作為與王逸雪有著千絲萬縷聯係的重要角色,他的態度與行動無疑將對王逸雪產生不小的影響。
因此,當任嬌嬌以這種輕鬆幽默的方式提及馮冰能拿捏王逸雪時,呂鑫祥仿佛看到了項目成功的曙光。他暗自思量:如果馮冰真的能如任嬌嬌所言,對王逸雪產生足夠的影響力,甚至說服她站在自己這邊,那麼這個項目不就穩穩地握在手中了嗎?
想到這裡,呂鑫祥的心情愈發舒暢,對任嬌嬌的打趣也愈發覺得親切可愛。他暗暗決定,等這次項目一成功,一定要好好獎勵任嬌嬌這個意外的“福星”。
其他人看著呂鑫祥笑的如此開懷,那笑容裡似乎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自然也不由自主地跟著笑了起來。他們或許並不完全明白呂鑫祥為何如此高興,但職場上的生存法則告訴他們,跟上領導的節奏總是沒錯的。於是,整個氛圍變得輕鬆愉快,仿佛空氣中都彌漫著一種即將成功的喜悅。
王逸雪的那兩個同事,李浩和趙敏,更是笑得厲害,幾乎要笑出眼淚來。他們心裡的小九九,其實與呂鑫祥不謀而合,隻不過更加隱蔽和自私。他們深知,這個項目如果最終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那麼責任該由誰來承擔,便成了一個微妙的問題。而王逸雪,作為團隊中的核心成員之一,無疑會成為眾矢之的。
“如果項目真的出了什麼問題,”李浩在心裡默默盤算著,“我們就可以把責任推到王逸雪身上,說她決策失誤,或者執行不力。這樣一來,我們既能撇清關係,又能顯得自己儘職儘責,豈不是一舉兩得?”
趙敏則想得更為深遠。她深知在職場上,除了能力之外,如何巧妙地規避風險、保護自己同樣重要。因此,她已經開始在腦海中構思,如何在關鍵時刻巧妙地“提醒”王逸雪,讓她在不知不覺中成為那個“替罪羊”。
當然,這些心思都隱藏在他們的笑容之下,沒有人能夠輕易察覺。但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在這場看似無害的歡笑中,暗自打著自己的小算盤,為即將到來的項目結果做著或明或暗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