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依舊在持續著,一位位大羅金仙闡述著自身的道路。
縱然闡述的不是本身的道路,也是另外一條領悟極深的道路。
一條條道路的浮現,一個個異象的升起與消失。
這些大羅金仙闡述的時間與自身的修為境界以及自身的底蘊相關。
如果讓他們為金仙及金仙以下的生靈講道,那麼他們講道千年也無妨。
但是麵對同為大羅金仙的生靈,有些東西便沒有了闡述的必要了,比拚的是自身的底蘊了。
當然,這種闡述自身道路與實際的戰力也不一定相符合。
不提其他生靈,已經達到混元金仙境界的帝俊對於此次論道很滿意。
哪怕這次論道的真實水準僅僅處於大羅金仙的層次。
在這個過程之中,帝俊對於空間法則的運用又有了新的感悟。
同時其他大羅金仙的道路,對於帝俊也有著借鑒的意義。
隨著最後一位大羅金仙的闡述結束,都有生靈的目光再次望向了東王公與帝俊。
帝俊眼神微垂,似乎沒有感受到一眾生靈的目光。
他的心神依舊兩分,一部分關注著亂刀,一部分則是參悟空間法則。
東王公見到帝俊沒有回答,便說道:“既然是論道,那自然要論一論。”
“諸位道友可隨意與同道眾人相互論道。”
“隻是吾希望吾等此次論道,僅僅是論道,請諸位把握好尺度。”
東王公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明白論道也是可以造成生靈隕落的。
當發現自身所走的道路是錯誤的,自己的種種堅持都是錯誤的,道心崩壞,身死道消,不是一件沒有可能的事情。
這種隕落的方式可要比戰鬥隕落還要可悲。
一眾生靈已經闡述過自身的道路,所以尋找同道中人還是比較簡單的。
不過這個環節當中,帝俊反而清閒了。
因為沒有生靈會去跟帝俊論道,他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而太一則是直接找到了東王公,想與東王公再論一論。
純陽、太陽,太一著實想要與其爭一個高低。
對此,東王公自然也是毫無畏懼。
畢竟他是從道魔之爭存活下來的生靈,底蘊身後,又豈會怕了太一。
兩人可謂是針尖對麥芒,不斷的圍繞著純陽與太陽論道。
東王公與太一都是心誌堅定之輩,根本不會懷疑自身的道路。
他們一時間無法分出是勝負,不過兩人對於自身的道路有了更多的感悟。
於是兩人的論道變得更加激烈了。
甚至東王公都已經將他剛才說的尺度問題給拋之腦後了。
不僅僅是東王公與太一如此,其他生靈也是如此。
少則兩位同道,多則三五位同道,相互論道,補全自身地不足。
有甚者,甚至進行了異象之間的碰撞。
不過相對於東王公與太一,他們還是記住了東王公所說的尺度問題。
同在紫府洲這方勢力當中去,他們又怎麼會結為真正的生死仇敵呢?
雖然是論道,但是一眾生靈都沒有突破帝俊所設置的屏障,更不要說離開帝俊所劃分的獨立空間。
哪怕是爭辯最為激烈的東王公與太一,也沒有走出帝俊的空間當中。
因為這空間與屏障設置得很好,能夠避免自己在有所參悟的時候打斷自己。
帝俊看到這一幕,心神再次分成數份,關注著這些論道的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