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郡。
李氏在建營地。
自周雲攻破阿骨部起,意味在馬邑西側方圓上百裡,北狄的勢力被清除了。
雪林裡的楚國良家子,再也不用擔心草原人的掃蕩。
周雲下令斥候,帶著蒸好的胡餅,一路散布消息。
號召雪窩子裡的楚兵前往阿骨部河穀地。
李氏將會提供吃食,住所,甲胄。
“截止到昨日,已經有三百二十五名大楚士兵來到營地,但是他們很多人不願意解散人手,依舊要求獨立。”
“阿骨部的奴隸裡,會騎馬的人不少,會騎射的也有,三騎營擴充至六百人的目標已經完成。”
……
崔中書每三日按例彙報工作,劉庶,李崗,駝子等李氏核心都會在這天,集聚周雲的旗帳。
這相當於朝廷的早朝,這是改成三日一次。
“又想吃好的,又想不入夥。想屁吃呢。”銅鑼腦袋對這些個上杆子的人沒有好感。
他們腦袋彆在腰帶上,打下的阿骨部。
物資富足了,這幫楚兵竟然來吃大戶。
“就是,特麼的,搶劫還搶到我青山寨頭上來了。”鐵坨子也很不服。
“給他們,沒事。在幾裡外,再設立一處據點。他們就安置在那裡。”
周雲這次要他們來,是會盟的。
很快就會有一場大戰。
北狄人摸清虛實,就會立刻進攻。
可能至少是上萬人。
這個時候,必須有足夠多得炮灰。
李氏的便宜,豈是那麼好拿的。
有吃有喝,沒有代價?
雪地裡的楚兵很快都會出來的。
周雲隻是要他們的部分功能,並沒有想合並。
不動刀劍,誰都不會加入李氏這種小宗族。
真正要消化的是小部分楚兵,和阿骨部的兩千多奴隸。
他們才會是李氏的中堅力量。
“文教之事如何了?”
識字,是周雲最關心的。
李氏目前武將並不缺乏。
李興,李泰,野豬等已經長大。
劉黑子,楊延也是武藝不俗。
五當家李全也在發揮餘熱。
文士,就是李氏最大的短板了。
大字不識一個,連軍令都看不懂的大有人在。
周雲在十幾天前就已經下令。
全軍上下,包括十營統領,識字不達標,一律撤職。
“稟將軍,目前所有人都在全力學習,尤其是焦鐵統領,傳聞連入廁的時間都沒有放過。”
崔中書報告了此事的進度。
周雲很滿意,同這些大老粗講道理是沒用的,撤職威脅下,不由他們不學。
今後很長一段時間。
隨著李氏的壯大,這些人還得是核心。
軍權不可能交給外人。
大部分實力,必須還是在李家和周雲嫡係手裡。
後續的議事上。
劉庶提出了養馬策,阿骨部有不少種馬,可以建立一個不大的馬營。
每年出產幾百匹也是好的。
瞎子提出要建立一個獨立的財富和職能部門。
財富和後勤必須分成兩個部門,否則後續會出問題。
等等等
……
周雲不禁頭大。
一個數千人盤子,都這麼多事。
大楚的皇帝想必也不輕鬆。
難怪皇帝大多短命。
不是操勞死,就是被人弄死。
你總得選一個。
傍晚時分。
鐵坨子的鐵器作坊傳來好消息。
周雲帶著劉貞,一起前往了新建的冶鐵房。
這裡在圍屋一層北角,靠近清水河位置。
既是李家營地的下遊,又取水簡單。
一套嶄新的甲胄,掛在鐵器作坊的架子上。
工匠係統下,周雲根據曆代甲胄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