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第九代大行·聖昌皇帝,二十二年,八月二日詔。
太祖起於微末,扶大夏於將傾,挽狂瀾於既倒。
立大楚,建一統。
昔匈奴異族為禍亂華夏,漢武皇帝以舉國之兵,征伐五十餘歲……
……
北狄異族,突厥。
本為柔然國打鐵奴仆,大楚先烈救其於水火。
……異族欺吾太甚。
朕上承天命,不將禍患留於子嗣後代,今朝起兵討伐北狄突厥國。
征梅朝遠為北伐天威上將軍,持金劍龍符,統禦三軍。
征河東節度使張須陀為前將軍。
征徐州節度使上官虎為後將軍。
征南陽節度使蕭世安為左將軍。
征中府衛將軍夏侯仁為右將軍。
此中華危機之際,朕願意與諸君浴血奮戰,與汝同存。
遣三子齊王帶本部精兵隨軍,五子晉王項汾……,七子項濟,九子陳王項漢,十三子代王項源……
征楚國子弟三十萬,共赴國難!
……
武川鎮。
議事廳。
楚帝洋洋灑灑的北伐檄文,在武川鎮的一眾老頭中傳閱。
得益於昔日的過往,青山寨的幾位老貨竟然都識字。
駝子拿著梁大自馬邑買回的邸報,眯著眼,仔細觀看。
瞎子在旁邊,李崗大腦袋在後麵,全爺則是站著的。
“我的龜龜,起兵百萬,這得耗費多少錢財。”瞎子對於錢財永遠是第一反應。
大楚號稱百萬,攻伐北狄。
老子武川李氏,不過養了幾千兵馬,耗資何等巨大。
軍械戰馬幾十萬兩價值不算,特麼每月開銷都是近兩萬。
百萬!這不得一個月幾百萬兩的軍需。
其實八瞎子的理解,是有一定誤差的,但歸算起來又差不多了。
武川鎮,用的是最好的兵器甲胄,現代職業化軍隊,夥食需求極高。
每月的餉銀雖然定的微薄,但足量發放。
從單兵上講,武川鎮一名士卒的花費是楚國至少十倍。
隻是總體上來看,大楚官僚腐敗。
兵器甲胄大量是陳舊淘汰之物,吃食上基本不夠,兵員糧餉上也是大量貪腐。
整體士卒的消耗,又會層層上浮。
兵頭報一兩,上官將領就敢報十兩。
所以,總體算下來,又跟瞎子的預計大差不差。
全爺聞言,仔細思索後道,“百萬應該沒有,良家子三十萬,河東軍,太原軍,徐州軍,定襄軍,中央禁軍。這六大正兵,平均下來超不過三萬。”
李崗也下達判斷,道,“最多不過五十萬,甚至都沒有。”
號稱這種事,銅鑼腦袋見多了,征遼,征吐穀渾,那次人數不是大有水分。
議事廳裡的老頭們還在討論出兵人數時。
周雲站在沙盤旁,他的眼眸裡,仿佛有千軍萬馬殺過。
係統正在拚命模擬這場戰國戰。
無論怎麼看,大楚的勝率都是略小一籌。
難道楚帝有什麼特殊手段,所以周雲才算不到。
片刻後,他收回係統。
眼眸深邃,皺眉道,“那裡隻百萬人!?”
“大楚騎兵超過十萬,單草料精飼這一項,就需要幾萬人。”
“沿途押運糧草,軍械的人員,後勤民夫,征發的徭役,沒幾十萬搞不定,何況這幾十萬人還要吃飯。”
“此次大楚直接參與人員,不下百萬,間接影響到的,估計不下千萬了!”
甚至按後世的說法,這是一場經濟上的活躍。
古人講窮家富路,這三十萬良家子,一路上的花費,帶動了周邊的酒肆等產業。
各地糧食運輸等,又帶動了一係的人口。
這些人口,引來的如民夫、挑夫隨軍的各類商販,甚至於從業女子。
整體下來,對於農耕經濟來說,這是一場盛世。
更甚至,良家子和從軍人員的大量死亡,還可以減弱人口土地不足的情況,在本質上對土地矛盾起到一定的緩解。
賀詩楚在後營的案桌收起一卷羊皮,也到了議事廳這邊,眼眸閃爍道。
“東起江南,西至隴右,南到交州,大楚幾乎集結了舉國之力。不知道,此戰中又會誕生哪家英雄,隕落那個豪門。”
每逢國戰,必是英雄草莽崛起,老舊門閥沒落之時。
他的心中有一個希望。
武川鎮精銳若是有周雲這個怪物率領,很可能在此戰中崛起。
二十幾年前,征遼一戰,頂級豪強公孫氏滅門,這個起自三國時代,白馬將軍的後裔,徹底煙消雲散。
同樣也有不少將門,此戰中湧現。
如當今皇帝的大將,夏侯仁,夏侯傑。還有北地槍神王右寧。
此次,上官虎,張須陀,丁弘度,蕭世安。
這些個豪強全部參與,他們既是友軍,某種意義上,也是對手。
嚴格來說,上官虎和張須陀實際是一個體係,他們都是聖昌皇帝提拔起來的大將,最近幾十年才冒頭。
而南陽節度使和太原節度使,此二人乃是百年豪強,根本上講,跟皇帝肯定有隔閡的。
他們不單單要防突厥人,可能還要防皇帝背刺。
若是損失了家族中核心精銳,很可能一封聖旨,九族就去陪他了。
正在議事廳裡,武川鎮的幾位老人不停討論時。
小胖胖田丫頭,急憨憨的跑來。
“姑爺,姑爺快去救少主,大娘子快要將他打死了。”
聞言,
李崗先是一愣,隨即怒不可遏。
大孝子,那可是他的寶貝。
“這丫頭,就是缺管教,周二,連媳婦都吃不住,要你何用!”
銅鑼腦袋急急忙忙催促田丫頭走了。
“快點,彆打壞我孫兒了。這孩子也是,就隨他爹,沒用。”
李崗的聲音在屋外的長廊飄來。
屋內,周雲同臥龍鳳雛都沉默了。
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