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那個男人(1 / 2)

楚兵 一代神坑 7172 字 21天前

“咚!!”

“咚!!”

……

戰鼓響徹這方天地。

廝殺一刻也沒有停止。

每一個瞬間,都有無數楚人,為了爭奪勝利,成為北疆的枯骨。

兩個民族,血海深仇半個世紀。

此刻,

楚軍雖然是總體兵力劣勢,

但搏命而爆發出驚人的戰力。

戰場之上,

是血與火說話的地域,

打的過就是打的過!

本已經陷入困境的大楚軍團,

令雙方將領都大跌眼鏡。

竟然在十裡戰線壓製突厥人。

自北伐軍進入定襄郡後。

大突厥國節節勝利。

楚國官軍從未在野戰中,哪怕是展現出一絲可能戰勝的情況。

羅浮山戰場。

楚軍士氣大振。

這半年來,草原人凶猛,

野戰無敵的名號,首次被打破。

中軍。

蕭氏大旗。

一員眼眸銳利,雄武霸氣的猛將,手持巨弓,麵露冷笑。

十萬支箭,南陽軍團開火全力。

對陣的突厥部落騎兵,苦不堪言。

蔡州兵不但不是累贅,反而凶猛異常。

這次回去,必須要將這支兵力納入南陽節度府。

曆經戰火淬煉的兵卒是不一樣的。

尤其是羅浮山這種戰場。

猛然間。

蕭世安弓起箭出。

一根羽箭,如流星般。

在空中劃過一道完美的弧線。

“噗!”

突厥人雄壯的千夫長,雙手企圖捂住自己流血的脖頸。

可惜。

這是徒勞的。

他掙紮了片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墜馬後,被踩成肉泥。

這種羽箭,太好用了。

飛出後,箭道非常規律,穿透性也極強。

射程提升了百分之十幾,

切莫小看了這十幾步,那是跨時代的進步。

周雲給的價錢挺公道,

三分銀子一支!

南陽郡可以考慮向武川鎮采購優質箭矢。

金戈鐵馬,羽箭亂飛。

羅浮山這種戰場,能不能活,八字很重要。

他主要靠祖宗顯靈。

看他硬不硬!

某一刻。

蕭世安的眼眸凝重,遠方突厥人變陣了。

十幾麵大纛移動,

突厥人的騎兵如潮水退去。

他們讓出了位置。

從蒼鷹的視角看。

兩大群螞蟻對毆。

紅螞蟻群打贏了這一場。

黑螞蟻派出了新的力量。

十萬兵力,七個方陣,

長槍如林,旌旗蔽日。

黑色的海洋,向羅浮山楚軍湧過來。

“壓上來了!弟兄們,殺啊!”

“趙村的,隨老子搶人頭!”

“步卒?狗日的,步兵肯定比騎兵好殺!”

……

突厥人的步卒壓上來了。

他們的穿著五花八門的羊皮襖子。

甲胄混亂,陣型也不整齊。

蕭世安的眼眸中帶著擔憂。

這是奴隸兵,

突厥人的二線兵力。

雖然是二線,

但突厥人給了甲胄,大盾,長矛。

有這些東西,這支部隊就算是戰兵了,比起大楚的昔日的後營強多了。

從行軍上看,這支兵力應該訓練了不短的時間。

突厥人真是準備充足。

竟然連步卒都有。

幾百步外。

突厥步卒方陣。

他們眼眸炙熱,手持長矛。

踏著步伐,悍不畏死的向前。

為了活命,

奴隸步卒的實力不容小視。

一名臉頰上,全是刺青,身覆黑甲,手持刀盾的精瘦漢子。

他有西域血統,馬臉極長。

站在部隊最高處,瘋狂揮舞戰刀。

“殺,烏拉!”

“殺,為自由而戰!”

……

他手下的二個千人隊,不顧一切衝鋒。

他們兵器很雜,

有狼牙棒,有長刀,有長矛,總之有什麼用什麼。

唯一算得上整齊的,就是第一排的大盾手。

突厥人的洪流來了。

第一個被衝擊的是,

南陽步卒荊州營!

強弓勁弩出南陽。

南陽荊州甲天下。

作為中軍。

麵對這種情況,

南陽最強的步卒,義無反顧,踏在最前方。

七星鎖龍陣!

隨著將令,變成了一個箭頭形狀。

準備迎接黑色海洋的衝擊。

最前方的就是荊州營!

“天下英雄當麵,兒郎們,打出荊州營的威武!”

“殺!兄弟們,殺!”

……

南陽節度使蕭世安,一箭射穿三人。

咆哮著,怒吼著,鼓動大軍。

隨後,

是南陽軍獨有的戰鼓。

大盾,長矛,

雙方毫無花哨的碰撞。

南陽弩兵半蹲,平舉大弩,隨著將令射箭。

無數兵卒,碰撞出一條兵線。

那裡是殘肢斷臂,屍山血海。

南陽,河東,虎衛。

十裡戰場,步兵搏殺,血戰一團。

大盾對撞。

長矛對刺。

不停有人倒下,不停有人補位,

雙方皆死傷慘重。

這是血與血搏鬥。

戰至此刻,雙方沒有任何花哨。

隻有兩個文明的戰爭。

來自中原的農耕楚人。

來自草原的遊牧民族,突厥部!

河東軍!

河東軍方陣出現問題。

步卒本就不強,麵對如惡鬼般的突厥奴隸,一度陷入下風。

幸好有如狼似虎郡兵掩護,否則這裡將成為第一個被突破的戰場。

右翼地帶。

虎衛軍固然是洛陽來的精銳,但不要命的奴隸軍也不容小視。

一時間,

雙方絞殺在一起,誰也奈何不了誰。

搏殺變成的意誌的比拚。

戰場之上。

楚軍的戰鼓節奏變幻。

令旗揮舞!

段淵的楚軍七個方陣一度張開獠牙,擺出合圍陣。

這是步卒企圖吃掉進攻突厥方陣的行為。

可各處戰場,

隨著突厥步卒的頑強抵抗,

大楚方陣封鎖戰場的企圖,為之一滯。

楚人的攻勢已經被擋住了。

儘管楚軍還占著上風。

但大量有經驗的老將都看出來了,

勝利的機會很渺茫。

大突厥國處於上升期。

大量將領敢拚敢殺。

如果此刻是五十萬大楚精銳,對戰六十萬突厥人。

那楚軍有繼續打下去的資本。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