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楚興城外溝渠縱橫(2 / 2)

楚兵 一代神坑 5029 字 21天前

楚興城在馬邑地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小粟關跟大奇關守護了東部的安全,西側是童家鎮跟雲都山城,北麵到野狐關,這一龐大的狹長地帶,成為了楚人的安全區域。

在官府的帶動下,每一片能耕種的土地都被利用起來,沒了兵災、沒了官僚掠奪,楚興一帶蓬勃發展。

其預計耕地麵積占北疆的六成,良田占八成,人口占了北疆的一半,於建安軍而言楚興城至關重要。

所以周雲親自任命李宣,擔任此地的主政官。

年初,丁肆業帶領十八營喋血守城,已經成了楚興人眼裡的守護神。

為了提升士氣,十八營就地駐防楚興城,分彆在城東、城西有兩處大營。

北疆建安軍兵威赫赫,大將如雲,如十六營猛將張馬、十二營先登將軍楊猛、十四營長平郡猛獸王武、步一營刀疤楊延等等。

但其最強的三大將領,分彆是龍驤軍李興,黑蟒李泰,楚人之魂丁肆業。

北塞漫漫守孤城,單於連營四十寨。

血染黃沙臥青磚,八千楚兒守河山。

名將從來隻看戰績,其他都是廢話。

丁肆業堅守住了楚興,為北疆大軍爭取了一個月的時間。

讓二十幾萬楚人,完成了從民夫到軍人的轉變,這成為野狐灘上,周雲擊敗鐵力的先決條件。

建安軍北伐第一功,實至名歸。

至於說瀟湘劍聖、劉忠武那些,自然是沒有主將丁肆業名望高。

衙門裡,有政務大樓。

兩層土屋建築,高四丈,采用了武川鎮城寨的建築風格。

它牆厚而能禦寒,窗洞開在高處,采光靠屋內的天井,那裡也是放火爐的位置。

屋內,建安軍的十幾號官員都在忙碌,他手頭上事情不少。

不少人好奇的看了眼門口英俊不凡的將領,跟七八名護衛,習慣性的行了楚禮,就各自忙活去了。

“小斤,小斤快給老子記下,去武川鎮報器械,要增加三萬貫。”

“三……三總管要咱們楚興付銀錢,咱還欠他兩萬多貫。”

“十八營士卒招滿了,告訴他們,要麼服從調配,要麼先乾民兵……”

……

建安軍戰勝北狄人,此刻是政權上升時期,政治清明,凝聚力強大。

周雲帶著李義,踏上內中的階梯,來到二層。

最靠頭的一間土屋裡,李宣正聚精會神觀看一份奏書,那裡麵是兩個莊子搶水的事。

自古清官難斷家務事,這種事情曆來最難處理。

“主……主公,你來了為何不提前說一聲。琉兒,快,快上茶。”

周雲嘴角一笑,提前說了,那還叫突擊檢查?

李宣來到門口,喊了隔壁土房裡下屬官員,她是退役女卒琉兒。

周雲麵前,女卒紅著臉,一隻手先後拿了兩次,才將火爐等東西搬到李宣的土屋。

“她手斷了,被兵司安排在這裡擔任文職。”

李宣看見李義那孫子,奇怪又雞賊的表情,不禁開口解釋。

“哼,老子又沒問,你虛個雞毛。”

傷殘兵員的退役問題,周雲很重視,他決不能讓戰士們流血又流淚。

至於琉兒這種英姿颯爽、氣質不俗的,那自然是不缺去處。

“進城的時候,本將看見修建河道人員非常龐雜,此為何意?”

周雲這一路,從定襄出發,先後去了懷朔鎮、穀糧屯、野狐關、羅浮山,最後才來的楚興城。

他一路看見,修建水渠的人都很不專業,大多數是楚人流民,不是建造營的部隊。

水渠確認了大方向後,周雲就沒過問了。

畢竟他還要應對突厥、大楚等各方勢力,沒時間管這個。

“這是商本論。”李宣喝下一口毛尖,淡然回答。

“什麼狗屁商本論?”李義火了,大聲怒斥李宣,“咱們自己修建隻要四百五十貫一裡,你發包出去卻是五百五十貫。”

哼哼!周雲眼神閃爍,不禁樂了。

武川鎮的嫡係子弟們,在他這個主公麵前玩小聰明。

李義明著是責罵,實際是告訴李宣,周雲很憤怒這件涉及貪腐的事情。

隻可惜,他的擔心是多餘的,李宣不慌不忙的說。

“但那樣,銀錢就沒有流去市井了,而人丁也沒有調動起來,楚興城各行各業就分不到銀錢之利了。”

“何況,建造營不到一萬人,長城要修、城池要修、水渠也要修,人力嚴重不足。”

……

李宣當著周雲的麵,逐一解釋了各種運作上的原因,價格也是他們衙門反複核算的。

這樣三條水渠,不但可以穩定數萬人的生活來源,還能刺激楚興城其他行業興盛。

最終,散出去的錢,會以賦稅的形式,重新回到建安軍政府的手裡。

“商本論?誰教你的。”周雲喝下一口毛尖,不禁感歎,政法家李宣,天賦如妖。

“不……不是主公教的嗎?講武堂,你說過,經濟流動的過程中會產生價值,價值會變成實際的財富。”

李宣跟李義莫名其妙的望著周雲。

後者也是一陣錯愕,喝口茶,緩解一下尷尬。

老子說過嗎?你們倒是記得很清楚?

……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