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洛陽風雲(1 / 2)

楚兵 一代神坑 4313 字 21天前

大楚。

洛陽。

楚帝二十四年末,在洛水河畔的楚人眼裡,這是一個繁榮的年份。

這一年北狄入侵,大楚一時間山河動蕩,本該是個災年。

但文魁郎北上,七皇子破北奴,楚人眾誌成城,贏得了戰爭。

大楚逼迫草原人簽訂了商貿協定,並州道的繁榮帶動了整個洛陽的經濟。

北伐之戰消耗了大量的楚人,大幅降低了人地矛盾,同時大楚北伐朝廷各項巨額消耗慢慢流入民間。

從客觀上講,此刻的大楚,外無邊患,國內昌盛,除了河南亂民苔蘚之疾外,楚國欣欣向榮。

隻是民間的鼎盛跟朝堂袞袞諸公一點關係沒有,此刻大楚權貴是頭大如鬥。

楚帝二十四年十二月,項濟扳倒的官員,比整個一年加起來的都多。

乾政殿在權貴眼裡,實際上是權力交鋒的角鬥場。

大夥有山頭有利益,既要小心皇帝,又要小心政敵,但總歸還算鬥而不破。

可秦王上朝以來,那就是腥風血雨。

他沒有派係,眼神一冷,見誰都像是個奸臣,就連左丞相商師成被他看一眼都有點虛。

戶部侍郎上報全國稅賦糧食,訴說大楚的各種困難,黃河大水、將兵撫恤、民間疾苦。

總之就是一句話,戶部很難,國庫沒錢。

戶部侍郎陶大人也就是例行公事,誰料,他說著說著,發現身旁有一錦衣蟒袍的皇子冷冷盯著他看。

項二愣子是誰,拿個小冊子在北疆最底層活動的皇子,他聽戶部侍郎說完第一句話,就知道有問題。

乾政殿上,秦王詢問了戶部侍郎一大串細節,下一刻整個戶部穿幫。

龍椅之上,楚帝龍顏大怒,甚至咆哮乾政殿。

欺君,欺君之罪!這是在嘲諷朕無能。

楚帝心裡清楚戶部肯定有貓膩,但沒想到竟然是胡吃海吃。

原來皇帝才是喝湯的那個,肉都被戶部的狗官吃了。

戶部侍郎當庭被抓,三司共審,一連串官員隨後進入天牢,戶部尚書被罷免。

整個案件六十七員楚官被斬,罷官者無數。

秦王隻是略微出手,就成就了楚帝二十四年第一大案——戶部貪腐案!

有一就有二,朝堂有了項大噴子,鬥倒個戶部這就完了嗎?那必然不是。

項濟心懷正氣,每每有官員敘事不對,他都要先說幾句,完全就不知道什麼叫收斂,什麼叫韜光養晦。

尤其是右丞相裴溫,被秦王點著頭數落,後者屁話都不敢說。

那一刻,龍椅之上,楚帝捂著額頭,他甚至懷疑,這大殿裡,誰才是皇帝。

項濟就像個攪屎棍,不管利益,不管派係,他隻管公理。

狗日的誰貪,他搞誰,特麼的誰禍害楚民,他弄誰。

眾權貴合力彈劾項濟,想集體鬥倒秦王,可惜了,他們根本說不過。

北疆圍繞項濟的都是什麼人?周雲、劉庶、崔中書、丁至孝……

長期跟著這些人傑,耳濡目染,項濟很多事情,一眼就能看出問題。

於是乎,乾政殿裡,搞事第一人秦王隻要看誰一眼,後者便會冷汗直流。

項濟問什麼,他最好回答什麼,否則天牢就是他的去處。

而就在朝堂風雲激蕩的同時,軍中也暗流湧動。

楚帝幾乎將對龍驤將軍李興的喜愛寫在臉上。

全爺跟李興被三番四次的請進宮中,訴說昔日情義。

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

得到什麼稀罕物,第一時間叫小黃門送去軍中。

期間宮中有羽林者不服,認為此人不過宗師前中期,何來的如此威名。

楚帝眼神閃爍,正有此意,宮中校場,設下將台。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不服直接打就行了。

李興的武藝,穩中帶著銳氣,連楊雙都能對付很久,這些宮中的銀槍蠟醋頭如何是對手。

李興一日連勝十七場,直到羽林、虎衛再無人敢戰才作罷。

幾萬洛陽精銳中的佼佼者,這一刻垂頭喪氣,他們仿佛看見了天賦的差距。

那無敵的一刀,就像不可跨越的鴻溝。

原來是青龍宗師三重就能無敵,而不是所有宗師三重就有那種驚豔的實力。

大楚皇宮裡,聖昌皇帝龍顏大悅,封李興為大楚第一勇士。

於此同時,宣旨太監不停出沒在龍驤軍跟玄武軍的大營。

旅官隊官開始頻頻調動,太後漸漸架空了項濟的軍事力量。

------------------

從前,關中長安,沃野千裡。

那時候,霍守鎮大楚第一門閥,中原甚至有霍與項共治天下的格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