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太平道國(1 / 2)

楚兵 一代神坑 4713 字 2個月前

華夏大地,在封建內陸貿易時代,有四座城池得山川之地利。

長安,金城千裡,造就了大秦西漢,乃祖龍之地。

洛陽,八關鎖地,河洛膏腴,東望中原,西控雍州。

開封,中原腹地,人口殷實,繁榮鼎盛。

最後就是建業,虎踞龍盤,水道縱橫,易守難攻。

幾乎可以說,曆史上所有的國戰,都是圍繞這四座城池展開的。

此刻,河南道,開封城發生了驚人的變化。

巍峨的城牆之上,殘破的朱紅玄文大旗緩緩掉落。

取而代之是一杆以黃色為底,上有太極八卦,迎風招展的太平道國旗幟。

無數道兵昂首挺胸護衛城牆,黃河古城換主人了。

開封南城樓乃是青石所建,堅固異常,

太平道的投石車粗製濫造,並不足以毀滅它。

一隊身覆甲胄,頭戴黃色太極包巾的雄壯兵卒,踏著整齊的步伐,自城樓巡邏而過。

他們精神飽滿,目光炯炯,長矛寒光閃爍,甲胄砰砰作響。

但一路撿屍體、清理城牆的黃衣民夫們卻並不害怕他們,

幾個小孩跟著砰砰跳跳,有膽大的還找他們要配刀玩。

“滾滾滾,再調皮老子砍了你們,去城牆下玩,這裡太高了。”

開封城,此城高六丈,城郭周長四十裡,

如此巍峨的中原大城,太平道本以為是一場血戰。

沒想到盲盒一開,在冊守軍二萬的城池,能戰者竟然不足三千。

太平道幾乎卯足了勁,下足血本,集結七萬兵馬,結果一桶就破。

幾個收拾城牆的婦人手腳麻利,她們急急忙忙將孩童拉走。

一邊責打一邊笑著跟太平道的文士攀談,希望把她們的孩童也算上人數。

年輕的文士臉色難看,眉頭緊皺道,“你們這都乾不完,本道怎麼給你們算人數。”

“乾的完,乾的完,小道長,咱家還有兩個女娃,不夠吃呢!”

婦人耍無賴打起感情牌,小道士低頭不語,就當默認了。

太平道文士如此行為,引來路過的雄兵譏笑,

他們嘲諷小道士看上這幾個老棒槌,真是好牙口不挑食。

在幾個婦人的辱罵聲中,十五個頭戴黃巾的兵卒放聲大笑著離去。

城牆之上,這些看起來傻不拉幾的兵馬,就是太平道國的第一雄獅,天公軍。

泰山郡的儲梁在河南民間積蓄力量,本想等到秋收後才發動。

但隨著兵馬越來越強,尤其是建立了太平道國十二方之後,各地求戰之聲再也壓不住了。

軍隊的強弱在於士氣,在於膽魄。

太平道的子弟兵認為他們在為天下黎民而戰。

幾十萬河南楚人也打心眼擁護太平教義,他們認為大楚應該滅亡,太平道統領天下才是真理。

民心所向,兵精糧足,儲梁在占卦之後,諸事大吉,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遂於泰山起兵。

河南的楚人相信,太平道國的黃色旗幟將會覆蓋九州,

屆時,楚人將活在沒有權貴、人人平等的世界。

太平道有十二方精銳,其大方六七千,小方三四千,都稱為太平渠帥。

在十二方的基礎上,封三大將軍,天公將軍儲進良,地公將軍鐵人王,人公將軍黃重。

其中天公軍乃第一嫡係,麾下三方皆為精銳,不少兵卒前身是護道軍,戰力強悍。

黃河奔騰,貨船連綿。

開封的北城樓上,天公軍大纛隨風飄揚,獵獵作響。

城樓屋簷,儲進良背負雙手,傲然挺立。

河風習習吹拂了他的道袍,道袍下,是精良的甲胄。

天公將軍身形高大,麵容冷峻,他佇立良久,遙遙的觀望黃河之上的鼎盛。

對比上一次占據開封,儲進良的心態已經完全改變。

帝二十二年,黃河大水,儲進良冒死帶著災民攻陷開封,

雖然占據大城,但那個時候,起義的部隊毫無章法,軍心浮躁。

他們害怕官軍的圍剿,害怕在北疆打仗的楚軍主力回歸。

如今第二次占據開封,儲進良的眼中隻有熊熊燃燒的鬥誌。

遠方城內軍營,天公軍大盾如林,狼筅長矛,弓弩齊備,

道兵士氣高昂,悍不畏死。

河南所有楚軍,無論節度使還是過去的官軍,

在他們麵前,不值一提,一律摧枯拉朽,連抵抗力都沒有。

如此雄兵,如此威勢,儲進良已經不把大楚放在眼裡了。

他深信,這種兵馬不會輸給任何部隊。

如今,太平道要的不是河南,是天下!

儲進良要讓大楚吸食人血的權貴門閥皆為枯骨,他要打碎高高在上的項楚。

天公將軍的身後,站著一位手臂殘缺的謀士,

此人少年多災,但卻是大才能者,乃是天公軍的首席文臣,劉先生。

正是他問出了儲進良的誌向。

將軍欲得天下,還是欲成諸侯?

此人一手製定了太平道入開封的策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