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說還得北衛營厲害,王將軍那一營,啥也不用乾,軍功照拿,哈哈……”
……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將官都是如此隨意,有些人還是很謹慎的。
十一營餘建山隻是偶爾笑笑,他一般不多說話,怕得罪人。
十五營身後有一群身材雄健的將官,他們眼眸冷厲,武者氣息強悍,一看就是世家子弟。
他們也比這些土包子嚴謹很多,隻是看著,但不說話。
這些是最近投靠武川鎮的家族,漁陽郡孫氏中的少年武者,
孫家過去是個中等將門,沒落後躲進了雁門郡的大山裡,
北疆武川鎮抗擊突厥聞名天下,他們保家衛國,舉族來投。
周雲仔細看了看,其中高手不少,八品的很多,九品的也有幾位。
根據瞎子和暗衛的情報,最近一年來投靠北疆的宗族不下十幾個。
其中不乏人丁過千,族中人才輩出的豪強。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天下能人異士不少,寒門將門也不少。
但昔日山林中的邊鎮武川,周雲即使再禮賢下士,
可想要擴張勢力,卻是千難萬難。
如今北疆武川鎮如日中天,趙地日漸鼎盛,想要投靠之人,自然多如過江之鯽。
自古男人們聊天,尤其還是戰功赫赫的武人,
那甭管開頭聊的是什麼,最後不用想,肯定是天下局勢。
隨著爭論越來越激烈,大夥索性攤開輿圖,一個個統領吵了起來。
縱觀幾千華夏戰爭史,有一個奇怪的現象。
隻要皇帝跟權臣不亂指揮,一般情況下,底層的將官都知道怎麼打。
士卒們長期活躍在戰場,他們自然知曉如何排兵布陣,並且一定會絞儘腦汁的去奪取勝利。
因為這個事很好理解,打輸了他們可能就會死在戰場。
這是命啊,誰不認真?
李保最近支棱起來了,他是老一輩,本身就輩分高。
十三營艱苦訓練兩年了,他們埋頭苦乾,數次出塞,都展現了鐵軍風範。
隨著十三營戰力越來越強,他李保的聲音也越來越大了。
“陛下,趙王,要咱來說,啥玩意先西後東?不得勁啊!那個傻子提出來的?”
“西邊吳元昊?最多就加個吐蕃?那都是些啥廢物,都不夠大夥分戰功的!!”
十三營李保於大殿中央,大笑著嘲諷西邊的敵人。
中堂裡,幾十個北疆將官也是毫不客氣,起哄吹牛,好不熱鬨。
主位上,周雲同項濟笑容滿麵,喝了口小酒,啼笑皆非。
大夥士氣高昂不假,但掉以輕心可不行。
“咚-咚……”
趙王輕輕的敲了兩下側桌,中堂裡頃刻間鴉雀無聲。
周雲掃視眾將官,皆是甲胄精良,目光炯炯,求戰心切之輩。
他看了王武,看了餘建山,看了劉黑豹,最終目光定在李保身上。
“保爺,你覺得,建安軍該如何?”
聞言,李保咂摸了一下,環顧四周,稍稍有點慌,牛皮似乎吹過頭了。
但輸人不輸陣,李保一臉輕蔑,對著大夥大聲的說,
“要乾,就特麼乾偽宋!”
“咱們這一路回來,都是聽到什麼五什麼將,什麼天公的?”
“他們也就是打打蕭世安跟徐州兵那種廢物。羅浮山,官軍什麼貨色?那也配叫精銳……”
李保此言一出,中堂裡,大夥又起哄了,不少人甚至開始分任務了。
你玄公將軍陳達開,他天公將軍儲進良,
啥?收拾不了?
收拾不了,滾回北疆去,彆在中原丟人……
嘰嘰喳喳,一陣喧囂之後,眾人的目光才集中到了丁至孝身上。
因為隨著牛皮越吹越響,兵司大衙官要拿出幕僚們的預案了。
丁老秀才手中是一份楚冊,那裡麵有關於楚軍東伐宋國的情報分析。
“目前來說,咱們北疆來了五萬人,如果算上禁軍、虎衛軍、玄武軍,還有能抽調的郡兵,陽城侯兵馬,大楚應該接近十八萬左右。”
“偽宋的主力有十一方,還有些二線部隊,最多也就是十四五萬的精銳吧。”
隨著兵司衙官的話語落下,李保忽然發愣了,
他於大堂中央癲狂踱步,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驚悚道。
“弟兄們,這仗可不好打呀!”
“保爺自拿刀起,第一次碰到兵馬比咱們少的,這不熟悉啊!哈哈哈……”
嘲諷、鄙夷、看不起宋國,整個大殿裡都是北疆軍人的狂傲。
馬邑、定襄實行精兵簡政,他們在戰場之上,
敵人比他們多一倍都算少的了,那次不是兩三倍。
就這麼富裕的仗,他們一時間還真不知道怎麼適應。
當然了,兵馬的實際戰力不能隻看人數。
太平道國十一方精銳有七八萬,陳達開跟寧澤手裡還有幾方能打的。
算起來,河南宋國兵馬雖然少,但主力軍在十萬左右。
而大楚真正能戰的精銳,也就是北疆五營跟玄武軍,實際上主力兵馬五萬人不到。
何況在陽城一線作戰,等於是宋國的門口,糧道上,大楚是劣勢方。
可這些不影響北疆軍人的驕傲,他們根本不把總兵力低於他們的敵人放在眼裡。
主位上,周雲跟項濟不禁一愣,互視一眼後,
周雲仔細思索一會,隨即果斷揮手,不耐煩的道。
“傳令兵,去叫左丞相商師成來,還有戶部、兵部、工部全來,宗人府的六祖公也請來。”
“保爺,等會朝廷重臣來了,你也參與,記得聲音大點。”
青山寨賊寇李保甲胄拍的砰砰響,環顧眾兄弟,惡狠狠的道,
“主公,儘管叫他們來,等會老子給北人長長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