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伐宋檄文(1 / 2)

楚兵 一代神坑 4713 字 21天前

聖武元年,四月十二日。

帝都洛陽昭告天下,發布了討宋檄文,

一時間,隨著商賈傳遍大江南北,此文令大楚無數豪強側目。

北疆殺出的鐵血皇帝果然非同凡響,洛陽也不藏著掖著,

就是擺明車馬,河洛正統皇帝即將討伐偽宋與偽楚。

這是一個極為狂妄也極為冒險的決定。

太平道宋國,雖說出自河南亂民,但其政權已經相當穩固。

武力上有十二方跟五虎大將軍,精銳兵馬十幾萬。

文治上沿襲了以民為重,依法治國,依教治人的策略。

內河貿易時代,開封是唯一媲美洛陽,奪天地造化的城池。

其於黃河之上,便利東西,溝通南北,

此半年來,商賈之利,讓開封城可謂繁榮昌盛。

加之太平道早對河洛大楚有防備,先後將東北南三個戰場兵力收回,

陽城與巨野一帶,宋國集結了幾乎舉國之兵。

五虎大將軍更是讓玄武軍跟霍同不敢冒頭,

楚軍一路被壓著打,可見戰場之上,大楚官軍並沒有優勢。

無論從那個角度看,攻打宋國都是不合時宜的。

河洛聖武皇帝決心征討宋國,無疑是政治軍事上的雙冒險。

不過有失必有得,河洛的北疆軍事集團如此銳利,自是令其麾下州郡信心大增。

自古有怕死的,當然也有不怕死的。

皇帝冒險輸了那自是國破家亡,但要是贏了,那就是統一之君。

這個過程中,無數底層人士能通過此戰脫穎而出,甚至成為豪門。

武川鎮周雲,不就是在大楚跟突厥的戰場中崛起,如今都成趙王了。

懷揣著軍功封侯的楚人無數,他們從四麵八方而來,彙聚到了洛陽附近的軍營。

從天下大勢上來看。

聖武皇帝如果苟且偷安,占著關中、河洛、並州不出去,

那以現在的軍力,確實能存活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但這就等於河洛讓出了正統之位,

自古天下,泱泱正統,豈可不以重塑九州為己任。

涼州耿湯就是忠義國家之人。

他在獲悉檄文的第一時間,就派遣其長子來河洛述職,

本人因西突厥戰事,實在無法離境。

類似於耿家這種宗族不少,隻要皇帝奔著一統天下去,自會有豪強來投效。

隨著討伐檄文的發酵,一時間,大楚各地,

洛陽皇帝再次成為天下矚目的焦點。

不過河洛地區以外,大多是譏笑者、嘲諷者居多。

大楚無數門閥豪強駐足觀望,他們希望聖武皇帝跟宋國最好是兩敗俱傷,

那麼天下局勢,就撲朔迷離了。

----------------

雍州。

長安。

秦時明月漢時關,涇河與渭水孕育過無數強大的勢力。

這裡乃大楚膏腴之地,金城千裡,農業發達,

城池密度,不遜色於河洛地區。

長安城外三十裡,白家口。

黃土官道坑窪,偶爾有馬車走過,卷起塵土。

一名挑著擔子的老貨郎,佝僂著走來,手裡撥浪鼓響動,走街串巷。

“小鼓、話本……孩童物件哦!”

“小鼓、話本……孩童物件哦!”

白家口不大,一裡見方,隻有丈高的土圍子,不算城池。

路上行人匆匆,看得人也不少,但就是無人花費銀錢。

老貨郎轉入小巷中,他左瞧瞧右看看,一邊叫賣,一邊仔細觀察。

行走江湖,自然是要小心謹慎的。

幾個院落的中間,有個不大的籬笆小院,

門是虛掩著的,老貨郎敲敲門柱,笑著對裡麵,漿洗衣物的婦人道。

“老人家,能不能行個方便,給咱來口水唄。”

這個籬笆小院雖然不大,但絕對是最好的。

自帶水井的院子,在大楚可是不多見。

婦人沒有理會,隻是自顧自的漿洗衣物。

老貨郎不禁有些生氣,他伸長了脖子,看見那個婦人雖是農戶,但卻有種莫名的貴氣。

難道是……找到了?

老貨郎環顧四周,眼神一寒,渾身散發武者氣息。

他一腳跨過門檻,企圖迅速接近老婦人。

三丈、二丈、三尺……

就在老貨郎眼中不免興奮時,一道白光一閃而過。

老婦人身邊站著一位黑衣老者,此人年紀雖大,但周身的筋骨氣血卻強的可怕。

貨郎的喉嚨似乎卡住了,他想開口,但叫不出來,脖子上慢慢出現一條血線,

下一刻,撲通一聲悶響。

院子裡,貨郎的腿抽搐幾下,沒了氣息。

老者麵容枯槁,環顧四周的土屋,冷笑道。

“鬼手太監,既然來了,何不現身一見!”

“哈哈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