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兵馬不足(1 / 2)

楚兵 一代神坑 3980 字 21天前

陽城。

大佛寺。

堂屋裡小沙盤還沒有弄好,周雲跟陽城侯霍同圍繞在大桌前,

輿圖之上,大楚紅色的小點跟宋軍黑色的小點犬牙交錯,

雙方每天都在發生打仗,所以占領區域也跟著改變。

但總體來說,自趙王抵達前線後,

楚軍將整個戰線推過去了三十裡左右。

隻是這三十裡,給楚軍感覺很詭異,

因為退兵三十裡後,宋軍幾大主力能互為犄角,其兵馬戰力反而更強了。

楚軍一旦進攻,很容易被包餃子。

加上宋國擺出了防守的策略,高牆壁壘,強弓勁弩,

楚軍兵力本就不夠,除非主將昏庸,否則絕不會去攻打要塞。

說到這裡,陽城侯霍同不禁勃然大怒,

他對洛陽宗人府很有看法,不停的抱怨道。

“趙王,聖武皇帝登基,陽城第一時間就接了聖旨。”

“一開始說有十六萬人,到戰場就剩十萬,媽的,這仗還打個蛋呢!”

陽城侯話糙理不糙,李義跟劉黑子互視一眼,皆表示讚同。

洛陽朝廷真特麼的是扯蛋,臨近出征兩天,

宗人府說洛陽兵力不足,帝都必須要有數萬精銳,

如此情況下,伏牛山的虎衛軍,趙王東征隻能帶走一萬。

三萬五千人,訓練了幾個月,兵馬器械前前後後投入幾百萬貫。

一支甲胄如此精良的生力軍,此刻在洛陽吃灰,真是氣死人。

若是巨野再加兩萬五千精銳,那就好打多了。

昔日趙王府,李保等人都立下了軍令狀。

那個時候,兵司衙門估計,楚軍應該有十八萬,

可北疆還是低估了中原官僚的糜爛。

十一萬各地郡兵吃空餉嚴重,兵力不足之外,老幼還占了多數。

周雲一再放低要求,最終也隻得到了六萬勉強合格的兵卒。

如此兜兜轉轉下,東征的楚軍,僅有四萬不到的北疆精銳,

六萬出頭的郡兵,加上陽城侯的一萬七八千人,不過十一二萬。

“以前大夥都說國舅爺位高權重,軍中下屬無數!”

“陽城兵強馬壯,三萬精銳,怎麼隻有六成啊!”

堂屋裡,周雲坐在主位上,一邊看著各類情報,一邊隨意的問老侯爺。

不說還好,一說陽城侯就要狂暴,

他吹胡子瞪眼,怒衝衝衝的說。

“那還不是項……聖武皇帝乾的好事,老子以前有黃河七八個郡的抽成,現在沒了,哪裡養的活軍隊?”

國舅爺霍同苦啊,陽城雖然是河南僅次於開封的膏腴之地。

可自從太平道出現後,好多地方他都管不到了。

再被項濟跟周雲一收拾,威名掃地,那自然是養不活三萬人。

去年無奈遣散一萬,誰知道,沒幾個月就特麼的打仗了,他找誰說理去?

這真是流年不利,喝水都塞牙縫。

國舅爺隻顧著吐槽他的地盤太少,沒發現身側劉黑豹眼中全是震驚,一頭霧水。

陽城的耕地最少是楚興城數倍不止,楚興城如今擔負著養活三四萬北疆嫡係的重任。

陽城連三萬雜魚都養不起,真的是廢物。

堂屋裡,國舅爺一直在抱怨,養兵太貴了,

提到以前霍太後把他們打壓的太甚了,如今沒多少實力。

霍家三侯加起來,兵馬差不過五萬,還一個在關中,一個在中原。

周雲笑一笑,不想打擊國舅爺。

通過老侯爺的話語,周雲兵神係統隻是略微分析,就已得出結論。

基本可以判斷,陽城的官僚太過臃腫,其效率必然低下,銀錢轉化率低於三成。

也就是說,霍同辛辛苦苦的搞錢,其七成被下屬官員貪墨了。

隻是,陽城郡的官員,是霍同的私事,周雲不便乾涉。

再說,他這個大楚趙王,這一路殺人太多了,

再殺下去,恐怕影響河南權貴的軍心。

到時候宋軍來個招降之計,那將會疲於奔命,

倘若兵力消耗過度,那就再不能滅宋了。

“多個幾萬人,也是這麼打的!區彆不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