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卓哥!軍令……是軍令,叫我們見機行事。”
大胖子激動不已,將台帥令,
虎衛軍跟十八營支援前部戰線,填補漏洞。
此情此景,卓神通低眉不語,他在猶豫,
前方可是血肉磨坊,投進去就沒有回頭路了。
畢竟這三千虎衛可是他的心血,若是折了,那就再也補不回了。
可眼下,弟兄們群情激憤,若是不戰,那豈不是懦弱之主!
卓神環視戰場,所有楚軍都在向前衝,他不禁心一橫,怒吼道。
“弟兄們,殺,殺啊,衝峰!”
“弟兄們,打出虎衛軍的風采……”
楚軍將台之上,戰鼓如雷。
獵獵作響的旗幟後麵,是一位身覆玄甲的儒將,周雲眼眸深邃,鎮定指揮。
自開戰起,武川臥龍每一條軍令都是深思熟慮,且都是最好的選擇。
到目前為止,前方七八裡戰線,足足有十幾個戰場。
但宋國天公將軍儲進良,連一個戰場的優勢都沒有拿到。
劉庶自信滿滿,帶著輕蔑的笑容,
某一刻,陽城侯跟這位北疆軍師相視一笑,
他們對王台村之戰,充滿了信心。
楚國郡兵打的很頑強,前方紅色海洋在跟黃色海洋劇烈碰撞。
雖然宋軍明顯更多,但他們前線卻是在慢慢向宋國推,
搏殺的情況很明顯,宋軍處於下風。
陽城侯很清楚,這一切,都是趙王周雲的提前謀劃。
大戰前,武川豪強周雲將裴家、龔家等,幾個大族將領抓了起來。
皇城司擺出了一堆楚冊,他們欺壓士兵、貪墨軍餉、損公肥私。
人證物證均在,裴嚴與龔道等幾人雖然心中不服,但也隻能磕頭認錯。
他們想著,等這次風波過來,遲早有周雲倒黴的時候,到那天再慢慢算賬。
可武川兵神不給機會,趙王手起刀落,殺了這些軍隊裡的害群之馬。
隨後,湛金十字槍下,三萬北疆雄兵在側。
河南最大門閥,陽城侯帶頭立下軍令狀,
國難當頭,楚人有責!
兵卒退後者死,將官退後者抄家滅族。
如此鐵血鎮壓下,七八萬各宗族兵馬,再不敢偷奸耍滑,這次血戰是逃不了的。
但趙王周雲,也不是一味的打壓,而是蘿卜加大棒一起用。
他效仿了羅浮山楚軍的行為,段謀神用的是大纛立木,而周雲用的是邸報加趙王大印。
羅浮山那種營養不良的楚國兵卒,尚且能在巨額封賞下,士氣大振。
更莫說聖武皇帝跟趙王治下,夥食提升了數個檔次的河南楚軍。
實際上,自從趙王五月份接手河南戰場以來,
楚國朝廷在兵卒糧草跟兵卒武備上的查打力度,可謂恐怖至極。
很多楚軍將領,在局部戰場,作戰不利可以,
事不可為,請示後方,希望撤退可以。
實在不行,損失大了,請求後方休整,暫時避戰也可以。
但若是誰敢克扣了兵卒的吃食,兵卒的武備,那就是死路一條。
這種大楚中樞的硬性打壓政策,各地郡兵比宗族豪強兵馬力度大很多,
畢竟郡兵沒有太多複雜的背景,不敢忤逆趙王之命。
宗族豪強勢力,盤根錯節,手段通天,他們膽子可大的多。
但門閥的將領也不傻啊!
用楚國的糧草,喂自家的兵,這特麼傻子才不乾。
如此情況下,整個河南十幾萬二線楚軍,綜合兵員素質,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加上周雲本就淘汰了老弱,這使得王台村的十幾萬兵馬,整體強度並不弱。
這也是河南戰場有識之士,認為楚軍能贏的關鍵原因之一。
因為做沒做事實,底層的楚人是很清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