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感言(1 / 2)

不知不覺,這本書也到了要上架的時刻了。

4月1號簽約,5月1號上架,也算是度過了“驚心動魄”的一個月。

這個月開書的LV5,大神,甚至是白金,都太多了。

夾縫中生存,我運氣也很不錯地上了1,2,3,4輪推薦。

甚至還在新書榜總榜上待了將近兩周的時間。

跟這麼多大神作家同期一起開書,又喜又憂:

好消息是:

在他們字數還沒有很多的時候。

在新書總榜上,排名比我低的那些瞬間,都被我截圖下來了。

不開玩笑的說,我也是曾經“鎮壓”過一個白金,四五個大神的LV1作者。(幾秒鐘的鎮壓也是鎮壓啊!)(我有實錘的!)

壞消息是:

正常情況下應該可以上三江的成績。

現在似乎變得尤為艱難了。

尤其是這周的PK,簡直就是難上加難。

不管怎麼樣。

我還是爭取了一下的。

主打一個參與感拉滿。

這三天大家“框框框”給我打月票。

至少證明了這本書還是有不少愛看的讀者的。

這讓我也是老淚縱橫。

作者年紀不算小的了,在一堆00年左右的作者群裡,整日賣萌,顯得自己很年輕的樣子,但是並沒有。

對了。

大家對作品裡的插圖,似乎都很感興趣。

不少人問我是不是我自己設計的。

其實就是AI導圖啦,用的Chatgpt,我有建築學和計算機學的學科背景,所以有的時候在導圖的時候,會不停給參數來調整,以達到我的目標。

但是有時候Chatgpt還是不大聰明的。

所以呢,有些插圖確實還不錯,有的就有些“嚇人”了。

選一張圖花的時間在1分鐘到1小時之內不等。

不少人對我的IP也挺感興趣的,在線辟謠,我不是會中文的德國人(哪裡有德國人的中文這麼好的咳咳)。

就是個普通的打工搬磚狗罷了。

也沒有工四休三的製度,該上班還是得上班,有時候也挺忙的,我最近一段時間的每日兩章,基本都是在通勤的路上碼的。

————————————(以下部分跟作品沒有太大關係,屬於我的長篇大論,可以跳過)————————————

至於為什麼寫書呢?

寫書對不同人來說,有不同的意義。

對大部分作者來說,是為了生活。

對我來說,是為了【自我挑戰】,【自我探索】還有【自我肯定】。

之前在國內念了五年大學,我在意識到要好好學習之後,基本都是專業第一第二的成績,還利用了周末時間,寒暑假時間,學習德語,英語。

後來來德國換了個專業讀,用了五年的時間,把本科和碩士都畢業掉了,其間還兼職工作了三年,寫小說也是從留學的時候開始的。

(所以網傳的來德國學習到失聯,永遠畢業不了也不那麼完全對,至少我認識好幾個朋友都是按時畢業的。)

也許是ENTJ的卷人體質和不服輸的心態。

在寫網文這個事情上,一直沒有達到我滿意的成績,讓我總覺得哪裡不舒服。

從一開始心高氣傲,到後來逐漸接受事實,再到自我懷疑,現在,我已經逐漸“躺平”了。

我也認識到了,這一條路,沒有那麼簡單。

至少對於我來說,沒有學習和工作那麼簡單。

我的天賦並不在這。

好消息是,我也一直在進步,寫的書字數越來越多啦,均定基本也都在進步,但是還是會因為某個階段的“權衡生活重心”,而爛尾太監。

在網文的【自我探索】這條路上,坎坷不平,曲折離奇,還留下不少罵名。

但是【自我肯定】,卻做得還不錯。

我是個清醒但又太清醒的人,清醒到有時候自我矛盾了。

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想要寫什麼,也很願意聆聽意見,對未來的安排進行縫縫補補的調整。

我在寫書這件事情上,也從來不會跟其他作者進行比較,隻要對比以前的成績有進步,我就很是開心滿意啦。

我更清楚的是,寫網文,永遠不會成為我生活的主基調。

尤其是讀了那麼多年書之後,更想讓自己活得“輕鬆”一點。

人生多有趣啊,認識新同事,新朋友,每周末出去旅遊,開開車,吃吃美食,看看電影,舒服!

寫書對我來說是一味調劑品,是生活中的另外一種體驗,一種在虛幻網絡中遊走的“冒險感”和“使命感”。

雖然想要達到一定成績,想要滿足我血液裡流著的好勝DNA,但是終究不是主旋律。

所以。

我從來不會用寫網文這件事情,用來填滿我的生活。

也正是如此,當書的成績超出我預期好的時候,會讓我有一種局促感。

我想要【自我肯定】,想加速【自我探索】,那是不是就得多做一些【自我挑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