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前提示:本世界出現的所有作品名稱和作者名字都是米飯臨時想的,不指代現實生活中的其他作者和作品,如果覺得既視感強,純屬偶然】
“現在這大環境,都在抄。你看那風之語,不就抄的人家尋魔漫畫,直接一比一複製粘貼,你這好歹隻是用了你的故事線嘛。還有那史錄三部曲,拿著人家小說裡的私設當傳統曆史,粉絲口口聲聲說百度百科就是那樣寫的,抄百科不犯法,你說這找誰說理去?”
“也彆想著打官司,道非道好歹把你的角色換了個名字,故事線的順序調換了一下。你看看雲妃傳的作者,直接複製粘貼人家作者小說,把人家人名都複製過去了,鐵證如山呐。但官司打了多少年了,打贏了也就賠了兩三萬。”
“好了,有這時間精力我們多寫兩集劇本,分分鐘就賺回來了。”
製作人都這麼發話了,喻子衿雖然有些不舒服,但《問心》全部版權不在她手上,電視台不管,最後也得不到什麼結果,因此此事也就作罷。
而且製片說的也沒錯,真打起官司,以現有的法律根本很難判定抄襲。
就算贏了,付出的精力和心血也不值得那兩三萬的賠償。
隻是,後麵的事情超出了喻子衿,甚至可以說超出了電視台的預料。
當時正是網絡文學高度發展的時期,資本紛紛將目光看向了網絡文學這一塊,營銷的風氣眨眼間就進了網絡文學。
網絡熱度營銷最終要的是熱點,而熱點最核心的就是有爭議。
資方和角木閱讀引導下,道非道和其他幾位作者互撕,開始買熱搜製造熱點,通過捆綁的方式提升道非道的咖位。
同時《成仙》引入大量的同人作者,利用同人作者推熱度,同時大賣各類cp,瞬間就將這本平平無奇的書推到了書城的頂尖位置。
這種手段在娛樂圈很常用,追星的人見怪不怪,但對於讀者而言卻是降維打擊,轉化率極高。
幾乎是在一夜之間,《成仙》火了。
和娛樂圈不同,娛樂圈的爭議是黑紅,但黑紅的每一分流量都是可以給明星轉化成實際的收益的。並且明星要想紅,隻要不犯原則性錯誤,極有可能憑借一部作品,一個綜藝就徹底扭轉口碑。
但小說不同,小說的黑紅是要徹底轉化成讀者才能夠達到目的,一個不小心就容易過火,再加上輿論熱度已經漲停,事情到了該結尾的時候,因此適當的洗白是必要的。
道非道要想洗白,和其他作者完全可以再造一場戲,營銷一波兄弟情或金蘭義,風頭一過,事情也就過去了。
可之前的互撕因為引入飯圈軍事化管理的緣故,粉絲群體之間互相敵對,完全超出了道非道和資方的掌控。
隻是有了個苗頭就出現了脫粉的跡象。
這條路走不通,他們就需要找下一個熱點掩蓋這次的事情,給這次事情做個結尾。
在一眾輿論當中他們看到了喻子衿。
《問心》有一定的流量,但死忠粉不多,從粉絲畫像上看,也屬於比較溫良不惹事的那批。
因此,道非道發博,將自己和那幾個作者之間的爭議撇得乾乾淨淨,隻說自己之前隻是因為《問心》的劇粉硬說她抄襲,她感到生氣難過罷了。
資方和道非道都想借《問心》結束之前的爭議,同時撇清抄襲的嫌疑。
事實上,當時抄襲隻是少部分人覺得眼熟,就連《問心》的劇粉因為道非道是同擔,隻當她是借鑒,模仿。
這種過度借鑒處於灰色地帶,往大了說是抄襲,往小了說是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