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客人心滿意足的離開之後,負責這個事情的兩名經理,就感覺這個事情,挺t的很猶太,這操作方式,讓他們產生了非常的熟悉感。
經理A遲疑的問道:“今天的貴賓,應該是華人,沒有錯吧?”
經理b雙眼沒有對焦,但回答的非常的肯定:“沒錯,肯定是華人。”
“可是,我感覺這名華人,很猶太,是不是向猶太人學的?這麼精明?”經理A認真的說道:“猶太人的操作,全被這家夥學了去。”
“可是,人家沒有一點錯,反而是我們,好像得到了利息,好像又失去了什麼?”經理b在那裡冥思苦想,然後說道:“我總感覺這個事情,有些不對,但我又不知道錯在哪裡。”
經理A也感覺這個事情,好像是賺了,好像是虧了,總之,不知道其中的關鍵在哪裡。
經理A與經理b兩個人從完成了大業務的喜悅當中清醒過來,然後開始複盤其中的經過,然後他們並沒有發現有什麼問題。
他們的客人,就是鐘田文,他也不知道瑞銀的兩名經理叫什麼,他在這裡辦理了兩個業務,換彙,將四億美元,換成了16.32億瑞士法郎,然後,他又通過瑞銀,貸款買了四億美元的現貨黃金。
其中的費用,在黃金結算的時候,一起付清。這個過程,瑞銀可是會賺很多的。他們的服務費用,可是不便宜。
他們也沒有明白,所有的利潤,都留下來了,他們還有些擔心。
這一天,他們都沒有好過,不過快到下班的時候,兩人碰到了一起,將自己的猜測說了出來。
“黃金要升值,美元要貶值,布雷頓森林體係要完結。”
如果他們知道,鐘田文還從倫敦那裡,貸款了那麼多英鎊的話,估計他們也會得到了一個結論,那就是:英鎊也要對美元貶值,美元要升值。
等兩人得到這個驚人的結論之後,他們又得到了一個更讓他們震驚的問題,那就是,瑞士法郎可能要對美元升值,而且,升值的非常多,不然對方為什麼要抵押16.32億瑞士法郎在他們瑞銀集團進行貸款。
“這個事情,我們要上報麼?”經理A喉嚨動了一下,然後艱難的說道:“這個事情,影響非常的大。”
經理b說道:“我們一起寫一個報告吧,這隻是一孤例。”
兩人合夥寫了一個報告,這份報告,闡述了以黃金為錨的美元體係,可能會瓦解,而美元可能會因此而貶值,黃金將升值的報告。
當然,這份報告裡的案例,暫時隻有鐘田文這個操作;但是,不妨礙他們引申啊,這個以美元-黃金為體係的秩序,正麵臨著挑戰,美元的超發簡單,但黃金的儲備卻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黃金不可再生,而美元卻可以印刷。
鐘田文不知道,自己的一次極限操作,引起了這樣大的變動,不過這個事情,就不歸他管了;他隻是辦理業務,隻是業務大了那麼一丟丟,能有什麼事情?
他找瑞銀,自然是因為瑞銀這麼大一家銀行,未來還是響當當的私人銀行,主打一個信用,他隻是為了省一筆存款的費用,貸款投資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