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1月22日,東方財經日報有一條新聞,很吸引人。
香江天線發布招股說明書:本公司剛成立,尚未開始經營……上市集資,所集資金用於研究和發展用途……對未來……未能做保證。
這樣的招股說明書,隻能說在五六十年之後,在北美的科創版才能見到,比如北美的688開頭的股票,比如進行新藥研究。
東方報業,有三份報紙,東方日報、東方財經、東方晚報,東方日報號稱單份報紙香江第一,日均23萬份;而東方財經此時在財經分類,已經是當之無愧的香江第一,日銷30萬份,隻有東方晚報,隻有不到5萬份,這還是看在東方影業與嘉禾電影旗下天天有明星八卦報料,或者是一些家長裡短。
東方財經這樣的財經大報,自然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
鐘田文看著這樣的新聞,也是恥笑了一番,然後拿著報紙,想了想,說道:“東方報業也上市吧,嗯,估值1.5億港元,融資五千萬港元,用於建立東方通訊社。”
如果這些錢,鐘田文自己出那也是拿得出來的,但是,現在股市這麼火熱,自然讓這些貸款炒股的人來出了。
他把自己的事情與李主席一說,對方馬上就同意,說道:“阿文,這麼好的資產,能拿來上市,自然是要得,我支持你。”
“李叔,那我開始走流程了。”
“你這孩子,寶上那邊你本來不用走的。”李主席一幅你怎麼這麼固執的樣子。
鐘田文說道:“我是遠東會的理事之一,寫上的股東,更不能壞了規矩,不然彆人在後麵怎麼說我們呢。”
“唉~要是人人都像你這樣,那我這主席就好當多了。”
鐘田文馬上說道:“李叔,我們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
其實他知道怎麼回事,隻是不說破,他這麼做,也是不給彆人留口實。
如果彆人要近一個月從招股到上市,那鐘田文隻要半個月,甚至一周就可以,他隻想要快一些。
那一周,是給韭菜們時間,他已經找好承接商了,他的公司上市,自然是沒有人會阻攔,何況是香江單份報紙銷量第一的大報社。
五十三萬份報紙的日銷售量,比鐘田文前世的東方日報單份報紙的二十萬銷售量多出了1.5倍。
一份報紙現在銷售價格是一港元,報攤佬二毛,報社八毛,萬佳便利店與oK士多店兩家連鎖零售就銷售了一半。這二毛,他們一天就是幾萬港元。
八毛的一份報紙。因為是大量印刷,成本也要六毛五到七毛,實際銷售報紙,他們的毛利潤,也有5萬多到8萬港元一天。
而廣告銷售的費用是一天一份報紙從1仙(分)到5仙不等,但是,這是大報,裡麵的豆腐塊的廣告有許多,這樣的報紙,能貢獻大約50仙的廣告費,一天的廣告收入,可以達到二十多萬港元,廣告費看似很多,但是,這其中的成本也很高,包括人工、設計費用、業務費用等。
一年的利潤,大約在三千萬港元,按照5年回本,香江投資,基本上是按五年回本這樣計算的,那就是1.5億港元的估值,非常的合理。
融資五千萬,建立通訊社,是為了更好的采集全球的新聞,供香江人閱讀。
當東方財經公布,東方報業要上市的消息之後,很多人也非常感興趣,這可是與星島、明報之後的第三大報,但是,收入上,絕對是香江第一大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