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助理離開,他在彆墅裡,開始製定一個計劃,那就是成立一家環保基金,基金的發起方,就是北美蘋菓公司,每年會把一部分資金注入到基金裡,基金將在各地設立回收站點,回收家電、廢紙、報廢的汽車、家具、衣服等等,並且成立二手市場,進行銷售這些東西,北美的二手市場,比想像的要大的多。
在外麵,會有很多的二手市場,他們銷售舊衣服、舊家電、舊……隻要有的,他們都賣,甚至的餐具等等。
他讓律師過來,隻是想谘詢一下對方一些成立基金的法律問題;至於叫會計師過來,當然是谘詢一些運輸成本問題,運輸的費用,將由那些物主來支付,而基金隻負責處理的的費用。
而且,香江那邊,電視行業正在快速發展,他們都需要電視的,而且北美的電視,質量還是可以的,這也為他們節省了許多錢。
他想過,先在加州的一些地方,買下一塊地,以前店後廠的模式經營,而且,還可以在上麵經營雜貨鋪、便利店甚至超市等等。
第二天,鐘田文將自己的想法與對方說了,得到了極大的讚揚。
“本傑明先生,我是你的書迷,沒有想到,您也是一位熱愛公益的人,也是一位環保人士,這個基金成立的非常的簡單,與這邊的環保組織取得聯係,不過要給他們一點點好處……”
這律師很直接,將其中的隱密說了出來,估計也是看在鐘田文出了大價錢的原因,想買消息,自然要出錢,出很多錢,聽他這麼一說,讓鐘田文大開眼界。
在律師眼裡,他說這麼多,也是知道,鐘田文應該也是其中的一員,畢竟他們都是資本家,資本家什麼樣,他是很清楚的,既然是‘自己人’,自然不會破壞其中的規則。
在北美,什麼都是生意,不論是打砸搶燒,還是人道主義援助,好的壞的,都是生意。既然是生意,那就是有利益糾纏的。
比如說環境保護,如果有兩家企業正在激烈地相互競爭,而其中一家企業發現自身處於劣勢、難以勝出時,它往往會選擇動用一些獨特且隱蔽的“商戰武器”來保護和鞏固自己的地位。這時就可以利用環保問題來攻擊競爭對手。
要實現這一策略其實並不複雜。首先,這家企業會精心搜集對手在環保方麵可能存在的漏洞或違規行為,並將這些蛛絲馬跡作為關鍵證據牢牢握在手中。
接下來,它們會積極主動地去尋找那些熱衷於環保事業的社會組織,並向其慷慨解囊,提供充足的經費支持。得到資金援助後的環保組織,又得到‘熱心人士‘提供的各種證據,那自然是有理有據了。
一旦掌握到足夠有力的證據,環保組織就會毫不猶豫地采取行動。
他們可能會通過媒體曝光、發起公眾抗議活動等方式,給那家被指控的企業施加巨大的輿論壓力。
與此同時,相關政府部門也很有可能介入調查,責令該企業停業整頓甚至處以巨額罰款。如此一來,原本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的企業瞬間陷入困境,聲譽受損、業務受阻,而發動這場“環保戰爭”的一方則趁機迅速崛起,成功取代對手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
果然,是樸實無華的商戰手段,這也是北美很多企業,搬出北美,到其他地區建廠的原因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