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周五這一天,會得豐的股票一路下跌,跌得很厲害,這引起了恐慌,直到收市,會得豐的股票跌到了5港元,而且,不論誰想拉升,都會有更多的股票砸下來。
很多人損失慘重,他們沒有想到,這一天發生了什麼。
就在收市後,華田控股發出公告:本公司已經直接和間接持有會得豐52.33%的投票權,成為會得豐第一大股東以及控股股東。
這個消息一出,證券交易所混亂了,他們沒有想明白,對方怎麼會成為第一大股東?這一天到底發生了什麼?
直到東方晚報在收盤後一小時,發出了一份增刊,介紹了這一次收購戰的前因後果。
‘……本次收購戰的關鍵,不在會得豐股票交易的二級市場上,關鍵點在聯合企業,聯合企業是一家擁有……除了這些貨船之外,還有一項關鍵資產,那就是會得豐的股票……誰最先擁有了聯合企業的控股權,誰就擁有了會得豐……
……
船王此次失手,並不是他的失敗,而是他沒有做到知己知彼,沒有準備好,當另一大股東不滿意麻登家族不通知董事,而把股票出售給他人,這才有了這次收購戰。
……
此次收購戰,引發事情的雙方,第一大股東與第二大股東將手中的股票一賣,就置身事外,成了旁觀者,真正下場交手的船王與華控雙方,華控是有備而來,船王是匆匆上場,以有心算無心,導致船王失去了會得豐……’
“哇,這比小說還要精彩,這華控真是好手段。”
“李忠誠居然沒有回來,在北美指揮收購,真是諸葛再世,也不過如此。”
“最近香江可是出現不少這樣的人啊。”
……
周六那天早上的報紙,他們都沒有提此次拋售的人是誰,都說李忠誠的手段高超,淡化了第一大股東與第二大股東是誰,也淡化了誰在最後五個交易日裡,砸盤的人是誰。
這不得不說香江市民,吃過了一次七三股災的苦,但是,他們還是不知道金融市場有多狠,這些玩金融的心有多臟。
這些報紙避重就輕,根本不提不管會得豐落入誰手,會得豐都將會被私有化退市,從目前的情況看,得到會得豐的一方是否保持會得豐的上市地位,是一個關鍵,如果有一方認輸,會得豐的股價會如何?
從目前的情況看,大跌啊。如果不退市,那認輸的一方肯定不會當二股東,肯定會把股票賣給市場,獲勝方不會把對方的股票高位接盤,那誰受傷?
還不是那些聽信報紙那些評論家們在那裡亂說,讓他們很相信,炒股信彆人,那離虧光不遠了。好股票也好,妖股好,買到了不要高興太早,在高位的時候能套現,那就是高手。
股人有雲: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才是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