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不想在這件事情上和孟文瑤有分歧,他溫聲解釋道:“那些妃嬪當初對外都是宣稱暴病而亡,她們的家人並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如果現在說出來,朝廷必定會引起不小的震動。”
這是要保下皇後了?皇上對皇後的袒護如此明目張膽,那信任竟然一絲裂縫也沒有嗎?
殺了那麼多人,還能榮華富貴一生,皇後當真命好。
“朕以前對後妃多有疑心,現在想來是朕偏見太深,才讓皇後一次次算計成功,她如此心性,實在不適合為一國之母,隻是這件事還需要從長計議。”
皇上越是懷疑後妃偷情,皇後越是能利用這個疑心製造事件,事件越多,皇上越覺得自己的疑心是對的,這是個惡性循環。
這次皇後雖然沒受到處理,不過也有個好處,皇上終於不會再認為他的妃嬪,都想著去偷情護衛了,這個心結解開,他心裡陰影就少了很多。
最明顯的反應就是,孟文瑤出月子後,皇上沒有再十二個時辰粘著她,許是摻雜著內疚,皇上對孟文瑤的信任達到了頂峰,主理後宮之權交給了孟文瑤,讓她可以在後宮為所欲為。
既然皇上不想殺了皇後,那就隻能讓皇後自己作死了。
當皇後一個月禁足結束時,她發現自己丟掉了主理六宮之權,雖然皇上對外宣稱的理由是她教養成王世子不利,管理後宮不當,但是敏銳的她感覺到了鳳位的不穩。
她迅速製定了策略,一麵結交孟文瑤打探皇上的真實意圖,一麵暗地裡謀劃,期待一擊即中扳倒孟文瑤。
這一日皇後過來探望孟文瑤,姿態放的很低,語氣也放的很誠懇。
“貴妃,你小產本宮也很難受,要是那孩子能生下來,身為他的嫡母,本宮怎麼會害他,本宮疼他還來不及,等你下一胎,本宮會過繼到自己的名下,給他嫡子的身份,親自撫養。”
若不是皇後一臉真誠,孟文瑤都以為皇後是專門過來氣死她的,這個時代,正室把妾室的孩子接到身邊撫養,確實是一種恩賜。
隻是她為何要這種恩賜,她又不是代孕的。
“多謝娘娘美意,皇後娘娘這麼喜愛孩子,為何不自己生一個?”
你真誠,我更真誠,不就是比誰更會插刀嗎?
皇後在孟文瑤真誠的注視下,一點點變了臉色:“你不願意把孩子交給本宮撫養?”
“嫡子的身份,也不是隻有過繼這一個辦法。”
比如,孟文瑤也成了皇後,她的孩子自然就是嫡子了。
皇後的臉色再也繃不住,孟文瑤明晃晃的話語,就差說皇上馬上就要廢了她了,她不能坐以待斃。
皇後現在手裡沒有養子,那些曾經支持她的朝臣,轉頭當起了鵪鶉,不再理會她。
她也沒有了再收養一個宗室皇親的理由,笑話,貴妃能有身孕,就說明皇上能有自己的孩子,哪個朝臣還有那個膽子讓皇上去過繼,大家都默默等著宮裡再有皇子誕生。
她沒有兒子,沒有朝臣支持,也沒有皇上的寵愛,可憐的信任也在逐步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