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隆元年二月十五,上京城的傳信快馬終於過了中州府,進入江南。
他們分作五個方向,將朝廷的最新政策傳給各州府。
瞬間,一石激起千層浪,州府的府尹在接到朝廷的信報後,都眉頭緊鎖。
但是他們無可奈何。
作為新任的府尹,還大部分都是李右昌的麾下,他們除了執行,彆無辦法。
更何況,帶回的還有親朋好友的書信。
信中詳細敘述了最新政策出爐的整個過程。
知曉了其中蜿蜒曲折的經過,並了解正隆原本想搶的打算後,他們更沒了拒絕的理由。
一場針對江南的朝廷新政就這麼開始了。
這一天,州府開始緊急議事,數個時辰後,幾十位信使自各州府出發,向著其覆蓋的郡縣疾馳而去。
沒過三日,幾乎江南所有州府郡縣都知道了朝廷的決議。
增賦,由原來的三成提高到五成,並且不是在秋後,而是改為春糧收取。
好家夥,豈止是百姓瘋了,就連縣丞的縣令們都瘋了。
這政策真的能執行下去嗎?
春糧本來收成就低,賦糧還漲了兩成,根本就不夠啊。
而且都是用作口糧和種子的,全收了賦稅,百姓們吃什麼。
真要收上來,那是一點也不給百姓活路了。
真正種糧的人卻吃不上飯,這情緒積攢下來,誰能壓得住。
弄不好會出大亂子啊~
但是,看上官和朝廷的態度,若是收不上來,他們都會先被當成作亂給收拾了。
批文裡的話都寫著呢。
皇上的聖旨還好,起碼還表達出了請求諒解的意願,可內閣那裡就變味了。
批複上說了,若有縣府辦事不力,所缺糧食由主事一人承擔。
若是上交朝廷的糧食少了,無論誰人舉薦,都會一視同仁,下獄問罪。
呃~
這意思是交不上的由縣令來補,而且那特意強調的話,說明了內閣的態度。
或許真的要問罪呢。
再可拖欠,戶部會相邀淨廠共同監督...
好家夥,這是明擺著告訴所有人,下獄問罪可不是進普通的大牢,而是要由淨廠親自操刀的。
淨廠啊,若是落到那群心理不健康的人手裡,八輩祖宗都要給翻出來。
甭管你是貪汙受賄,還是為富不仁,都彆想有好下場。
哪怕這些都沒有,可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犯錯嗎,或者祖輩們都沒犯過錯嗎?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淨廠出世便威猛如虎,曾經有個府尹被淨廠抓了,哪怕那人清廉剛正,最後還說被奪了官身。
理由也相當奇葩,竟然因為淨廠調查了府尹的老家,聽到了一則傳聞,說是府尹的爹曾經偷看過寡婦洗澡。
然後就以有其父必有其子的理由,給這府尹定了個家風不良,內藏齷蹉之心的罪名。
莫須有啊,恐怖如斯~
而接下來的就是府尹的條子。
這個就很直接了,交不上糧食的就抄家,家底不足就抄三族,再不行就四五六七八九族,上不封底。
意思非常明顯,隻要湊不夠糧食,哪怕是隻千足蟲,也留不下一足。
論其根本,府尹也不想被郡縣牽累,自然是要想方設法補足糧食,為朝廷分憂的。
說是分憂,可很多人看過上京親友的信報後,這才明白,原來是有攤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