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夭壽,原來陸塵那壞種一直沒閒著~(1 / 2)

中州老鄉又來信了,說塵王一手神法,中州府天降白米,把偌大的廣場都給填滿了。

就這些糧食,夠鄭城吃一年的~

好嘛,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農民累死累活地種糧,不就是為了有口飯吃嗎。

可人家中州倒好,有塵王在,隨便一招神法,不種田也有白米吃啊。

那守著家裡的農田還有啥意義嗎?

塵王這大bUG沒事施展幾次法術,產再多米也賣不出去啊。

畢竟人不能光吃米,還要衣食住行呢~

在反複確定了天降白米的真實性後,江南開啟了第二波遷徙潮。

這下不隻是百姓,連地主家的丫鬟仆人都跟著走了。

開玩笑,中州府平等團結互助友善和諧,二十六字口號響當當,可不是江南能比的。

有這樣的好地方,誰還給地主家當牛做馬。

低三下四久了,也該長點腦子吧。

所以,無論官員和主家如何勸說,他們都去意已決。

還口口聲聲說,時代變了,中州有工廠,有工錢,是標準的大城市,誰還會窩在江南的小農村~

一大群中漂就這麼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即使城市套路深,他們也無懼。

然後,魚米之鄉的江南,便成了現在這副樣子。

不過那地方官絲毫不氣餒,還說了江南五府的最新發展規劃。

這份規劃是提督曾大人親自策劃,經塵王審批通過,才開始施行的。

計劃的內容類比中州,主體思想便是人口大遷徙。

西境、北境、東境自不必說,那是超級廉價勞動力的源泉。

而在廉價勞動力之上,還要有階層。

比如小販和商人,服務業工作者,官府公務員...

哪怕地主家,也要找些信得過的管事啊。

這便是江南未來的中產階層。

來源也找好了,學中州府,向相鄰的各州府拋出橄欖枝,簽訂多方合作協議,建造州府共同體。

以江南獨有的土地和人員缺口優勢,吸引其他州府的勞苦大眾來發家致富,從而形成共同富裕...

大體就是這麼個意思,具體細節,那官員也說不清。

反正成效還不錯。

已經有好多貧苦百姓聞風前來,翻身農奴把歌唱,成了江南的公務員或中產階級。

接下來,那官員還領著他們看了好些地方。

第一便是最新型農業生產。

依舊是水田中插秧,還是人山人海,可那些乾活的人都很有特點。

顴骨高聳,臉色緋紅的粗壯蠻族人。

短小精乾,皮膚黝黑的勾麗人。

頭紗遮麵,卻難掩藍發碧眼的西番人

貌似沒有大乾人。

當然,最後還是在角落找到了。

幾個拿著皮鞭的大乾監工正在吹牛打屁。

呃~

如此剝削外國友人,真的好嗎?

不對,這些好像都是戰俘來著。

即使不是戰俘,那也是彆國的奸細。

這些人能有乾活的機會,都是大乾大度,法外開恩呢。

這麼想就舒坦多了。

“還是陸兄弟仁義啊~”

正隆感慨一聲,算是給這事定了調子。

這讓有些蠢蠢欲動的大臣安了躁動的心,急忙閉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