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隆四年秋,上京城內布滿枯黃落葉,滿眼蕭瑟。
城中的百姓沒空傷春悲秋,都行色匆匆,為著生計而奔波。
78*-當然,偶有閒暇之時,也會豎起耳朵,接收些外界的消息。
作為上京人,大家都知道,朝廷發生了大事。
首輔和尚書都被抓了,據說淨廠的大牢關了二百多人,全是大官。
好家夥,這是把大官一網打儘了。
這麼整的話,大乾不得黃啊。
不過似乎也不至於,畢竟大官貪的錢更多,沒了這些人,百姓的日子或許會好過點呢。
不得不說,這純純的就是吃瓜的態度。
也不怪他們,作為皇城住著的百姓,吃瓜算是特有的優待。
要是放在彆的地方,誰能知道如此勁爆的消息。
以後有個偏遠的親戚上門,這些都是吹牛的資本~
不過這次,瓜有些大,讓他們有些吃不消。
大官是死是活與他們無關,但他們皇城多年,自然也懂得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
四族入侵的事還曆曆在目,大臣們被抓了這麼多,萬一引起些嘩變,或是有某些大人物鋌而走險,全城都要跟著遭殃啊。
當然,屠城的事不可能,但刀劍無眼。
還有滿城的策馬狂奔,沒準就喜提個腿斷胳膊折呢。
也是相當凶險了。
所以,吃瓜的同時要提高警覺,萬一有風吹草動,就必須戰略性撤退...
“老王,聽說沒,淨廠周圍的人家都搬走了!”
“啊?難道出事了?”
“那倒沒有,就是大朝會之後,淨廠裡麵整天鬼哭狼嚎的,老滲人了,附近的住戶都被嚇跑了。”
“不至於吧,拋家舍業,他們也忍心?”
“那有什麼不忍的,據說一到晚上,整條街都是無頭鬼,誰還敢住下去啊。”
“我去,這麼邪乎,滿街鬼魂,白馬寺的住持都鎮不住吧。”
“白馬寺算哪門子蔥,要我說這事還得塵王出手,否則那冤魂定然鬨的滿城風雨。”
“呃,至少我家門前的玄武街還沒事,冤魂的事先放放,老宋你消息靈通,再說說彆的,還有沒有搬走的百姓?”
“啊,這個沒聽說啊。”
“你再想想,柱國公家附件安穩不,飛虎大帥府怎麼樣,首輔被抓了,淨廠有沒有去抄家,李尚書家附近雜耍賣藝的還在嗎?”
“嗯?臥槽,老王你好是奸猾,竟然全問到了點子上呢。
那我就跟你詳細說說,柱國公家挺正常,老公爺早上都不再舞刀弄棒,反而教訓起了不成器的小孫子。
飛虎大帥門都不敢出一步,而且閉門謝客,顯然是在當那避嫌的縮頭烏龜呢。
首輔家還好,一直沒見淨廠上門,今早還開了門,管家吆五喝六地領著人出去采買。
看那樣子不像老爺被抓,倒像是得了封賞,耀武揚威的。
至於李尚書,前幾日門可羅雀,可從昨天開始,雜耍的就多了起來。
不但全天候的表演,而且異常賣力,甚至連賞錢都不要了,硬是說什麼回饋社會...”
這便是上京城大人物們的現狀,也是百姓們的風向標。
經常鬨事的大人物很消停,旋渦中的兩位大人也有了轉機。
很是出人預料,不過結果卻是好的,至少不用立刻著手搬遷的事宜了。
果然如百姓所想,在大朝會的五日後,皇榜告示貼了出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