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京城防軍組成十餘支剿匪隊,每隊數千人,向著八方州府掩殺而去。
再由各方邊軍抽調出邊防軍,自大乾邊境向內掩殺而來。
這裡麵的士兵精挑細選,不求武力值多高,隻求動手夠狠。
可謂是全員殺才。
他們得到的命令也非常統一。
逢山開道,遇水造橋,必須走遍大乾的每處角落,鏟除所有藏匿的盜匪和江湖人。
至於什麼是盜匪,什麼是江湖人,完全由他們自己說的算。
為了確保效率,每支隊伍甚至配備了遁天神艇和神雷彈。
好家夥,這是趕儘殺絕的節奏啊。
不但肅清天下匪類,那些逃竄的地方官和豪紳世家,也隻是摟草打兔子,根本無處可藏。
如此雙管齊下,地方官自救那些小手段,又何足道哉!
“可是,任由那些殺才肆意妄為,其亂恐勝過盜匪百倍不止啊!”
上京城內閣,王成道聽著地方奏報,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他的擔憂自然是有道理的。
所謂兵者,利器也,既能傷人,也能傷己。
最主要的是要有節製和管束。
放這一群殺才出去,還特麼都給了臨機專斷和先斬後奏的權力,那還不翻了天啊。
就算有淨衣衛跟著,乾不出強盜的事,但冤假錯案肯定不會少啊。
對此,馬文員卻是有不同看法。
他徑直搖頭道。
“王兄,此事乃共隱會一致討論所得,必然不會錯的。
您作為會長,還擔任過隱學院長,這點自信還沒有嗎?
再說了,隱學研究報告都呈上來了,你擔心的事完全不會發生...”
馬文員老神在在,王成道卻聽的滿心無奈。
所謂共隱會,乃是他倡導下成立的,其成員皆是朝廷隱學官員。
成立的宗旨便是,以實際出發,興隱學壯家國,為大乾萬世基業而共謀。
之所以如此,王成道是查閱古今綜史,翻遍當代群書,經過數日夜不間斷思索,才想出這最民主的治國方法。
他清楚地知道,人是最複雜的,隱學為大乾提供了最先進的生產力,想要保住這份成果,就必須要有足夠先進的製度相匹配。
否則的話,或許又是興衰百年的周而複始。
當然,這是於公,口號喊出來,他也不敢保證什麼。
但至少可以籠絡人心,得到一腔熱血的隱學官員認同。
於私,好處就是顯而易見的。
有了這隱學會,陸家就會被邊緣化。
若是隱學會發展的好,凝聚力足夠高,其信仰效果,陸塵那如日中天的聲望也會被漸漸淡化。
能打敗信仰的,隻有另一種信仰,此為鳩占鵲巢之法。
不得不說,能有如此超脫時代的政見,王成道可稱得上劃時代的政治家。
但是,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在做隱學院長之前,他絕不會有如此超前的想法。
他甚至忘了,這些都是陸塵所著的《理想政治學》、《論民主》、《秩序起源》...得來的靈感。
當然,即使記得,他也不會介意。
思想通達之人,講究的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
得其長處而學之,觀其短處而警之,方為學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