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四書五經的,純文科,看這些書當然沒難度。
尤其是,這些書還是陸塵所著,全是大白話,沒有一點生僻可言。
但是,他卻驚奇地發現,真心看不懂。
就比如哲學裡的三觀是什麼?
沒聽過哪個尼姑庵叫這個名字啊~
最後才知道,這三觀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統稱。
可這三觀也沒聽過啊~
還有那些不知所謂的理論。
“我思故我在”、“自我超越可進化為超人”、“通過靈魂轉向來認識世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階級鬥爭是曆史的動力...”
這些字他都認識,可連起來就像是天書,根本看不懂。
還有那政治學的“自由主義”、“保守主義”、“存在主義”、“激進主義”、“新製度主義”...
許青雲徹底被難懵了。
這也就是白了發,否則都要再白一次。
可是,他沒有放棄,而是逐字逐句地研究。
頭腦風暴中,白發也在肉眼可見地減少。
直到一個月後,他基本搞清楚了其中的大致含義,也終於有所得。
其中印象最深的便是,政治革命。
以階級為主體、以奪取政權為首要標誌、以政治製度的新舊更替為基本內容的激烈的政治大變革...
政治革命是政治發展過程中的質的飛躍!
或許,沒有皇帝就是政治飛躍的必要過程。
可這和師父王成道有什麼關係?
許青雲還是有很多沒想通,也就在這時,有人送來了一封來自上京的信。
不是信差,來人風塵仆仆,說是乘坐火神車而來,專程送信。
而且據來人所說,他也不知道送信者是誰。
他隻知道,隻要親手將信交給許青雲,就能得到一百兩銀子的報酬。
許青雲有些懵逼,懷著好奇地拆開信。
信沒有開頭,沒有落款,筆跡是標準的小楷,找不到任何寄信人的線索。
可是,看到開頭的一句話,他瞬間便知道是誰寄來的。
“學不思則罔,思不密則怠...”
這是他拜師時,王成道跟他說的第一句話。
那麼,信必然是王成道寄來的。
許青雲的心瞬間繃緊。
他知道,了解師父意圖,謎底或許便能揭曉了。
“邪不勝正是為天道,然自有陸家後,便是正不勝邪。
縱觀其因,陸家雖行不正,皆為小事,於大事者看似傷天害理,實則是料敵先機,以常人難料之法守株待兔。
此乃大正若邪之道,除塵王外無一人可為。
然陸家終歸隻是陸家,其行多為貪欲,難與大乾休戚與共。
遂吾韜光養晦,遍覽群書,終下定決心,以殘身統隱學之事,興大乾之業,揚天下之正!
吾行之事不為仇怨,隻為心向大乾。
願汝同行萬事與共,萬法有隱,萬物生會...”
信很短,許青雲隻片刻就看完了。
具體深意他沒有多想,而是對著那“萬物生會”四個字發呆。
萬物生輝才是個正常的詞啊!
堂堂大儒,嚴謹是品德,又是如此謹小慎微的信件,怎麼會出現錯彆字呢?
那麼這個會的意思,就有待考究。
三個萬字,也頗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