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不是生搬硬套,倭國議會的局限性太多了。
就那二十幾個傀儡,當然是胳膊肘向陸家拐,決策的內容都是如何更有效率地吸血罷了。
許青雲所借鑒的,是廢除掉君主製,由議會來決策國事。
議會選舉產生內閣眾人和首輔,議會來監督當政者的行為和作風。
議會成員的由來,要來自基層百姓,還要代表各個階層,這樣才是真正的公正和民主。
才更能代表整個國家的意誌!
那麼,議會製又是個重點。
人不能少,否則就不能代表大多數百姓的意見。
也不能像倭國那般,隨意找些大臣表決。
大臣都是高高在上的,不但不知民間疾苦,更不能了解社會各界的難處。
尤其是隱學盛行,社會分工變得精細,這就更要為創造社會價值的工人群體多發聲。
所以,有資格參與議會的人,應該來自各行各業,甚至大乾各個地區。
這樣被選舉出的內閣成員,才是眾望所歸,議會所討論的事,才更能切合大乾的實際情況。
許青雲興奮地在船艙中冥思苦想。
但有所得,便會記錄下來,並沾沾自喜。
他甚至已經廢寢忘食,晝夜不分,隻為解決一個個實際問題。
議會製,內閣製,這確實非常適合封建社會的變革。
可廢除君主後,另一個問題擺在麵前。
立憲!
法治萬民,這既是立國之根,也是皇權統治的基礎。
思想上和教化上,都可以依靠口舌之利愚弄萬民,唯有法之一字不能。
所謂公道自在人心,以偏頗的法約束百姓,隻會適得其反。
哪怕皇權想超脫法的框架,也要在嘴上高喊一句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也就是說,至少也要有層遮羞布,循序漸進地完成這一目標。
而在許青雲的思考中,法是治國之本,不偏袒任何階級,法治麵前終生平等,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正!
要做到這一點,立法就是最關鍵的。
這個可以交給議會,通過建議和評定,來確定涉及各個階層的法令。
還有一點,卻是既關鍵又棘手,那便是徹底廢除階級的思維。
想了兩天,許青雲也沒想出快速有效的解決辦法。
深入人心的事,根本就無法速成。
好在還有個開明先行的中州,更有破除舊思想的終極殺器隱學。
依靠這兩者的先行作用,再配以充足的時間,方可解!
大的方向已經想明白,監督和約束也不難。
大乾的三司製已經足夠完善,隻要抓住落實,並將三司獨立出來,不涉及任何國事管理,便大致可成。
最後就是接下來最重要的一環,兵部!
軍權,是國家的象征,以往都是死死攥在皇帝的手上。
抵擋外族是其一,暴力鎮壓反抗才是重點,這才是皇帝的安心丸。
為了牢牢掌控,不但有調撥將領,混編軍隊,還有各色監軍駐紮,最後還要聞風換將...
可以說,在最重要的地方,反而是最混亂,真正的皇帝一言而絕!
那麼,沒了皇上,軍隊該以何種角色存在?
國之利器,軍權必須單獨出來,和所有的政務沒有瓜葛。
其應該如同政務一樣,除了銀兩調撥,所有軍務都隻由兵部自己管轄。
兵部主要管轄的是將軍任免和後勤供給,資源及武器提供,具體事宜由各地軍方自理。
成立五方軍區,讓其不但有專責,還能良性競爭,實驗不同的戰略戰爭方式。
隻是這樣一來,軍區的權利就大了,若是起了歹心而謀反...
還有一個重要問題,軍權最後歸誰統籌?
若是歸為內閣,那首輔就是最高領導人,若是賊心不死還想當皇上,那該如何是好?
可又不能歸屬議會,畢竟議會的人來自各地區各行業,對軍事一竅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