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汲取知識中(1 / 2)

細針大小的白淵劍來到幼苗狀態的生命之樹旁,劍尖朝下懸掛於幼苗某一側的枝葉上。

白淵劍的靈性與生命之樹的生命力於此交織糾纏,彼此呼應。

象征肅殺之器與映射生命之物和諧共存,如不可分割的陰陽兩極,令彼此煥發新生。

這一刻林皓心神恍然,隻覺得此時的自己已是今非昔比。

但真要讓他自己說自己哪裡不一樣,倒也講不出什麼來。

硬要解釋的話,就是他原本的力量或是道路似有一種難以察覺到的缺憾感。

這股缺憾感在劍器與生命之樹真正相遇後,才得以補足。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他”的逝去,自我歸於一體的他在靈魂層麵上變得完整。

白淵劍進階後,林皓再次回到圖書館,繼續汲取書籍中的知識。

這一天是正式試煉的最後一天,林皓隻能選擇加快學習進度。

在隻求記憶,不求徹底吃透知識的情況下,林皓有心想用一天時間記下這上萬本書籍內容,還是能做得到的。

不過圖書館中雖有上萬本書籍,但林皓真正感興趣的書其實並沒有那麼多。

他更多將目標書籍放在與劍術、鍛造、能量運用等方麵上,這些書籍加在一塊,也不過數百本書籍。

再加上書籍中的知識在紛繁複雜之餘,還有著一定邏輯上的聯係,想在短時間內記憶目標知識並不難。

到了中午時分,六個小時的時間裡,林皓吃透了劍術與能量運用相關知識,熟記鍛造知識,還順帶額外了解了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收獲不小。

雖然劍術與能量運用方麵的內容都止步於超凡之前,對林皓現有的戰鬥體係起不到太大作用,但切實彌補了他在戰鬥上不容忽視的技藝認知短板。

彆的不說,現在的他完全將上百個招式路數不同,習劍理念不同的劍技流派吃透。

其中包括但不限於伏虎門的基礎拳法、餓虎派的獸劍流、盤林寺的步法和樁功、飛燕派的禽劍流、堅甲派和幻鬼派等劍術流派。

其中劍術理念可謂是包羅萬象,其中部分理念更是彼此衝突,甚至南轅北轍。

不過在林皓超凡層次的眼力下,他免於眼迷離的結果。

根據自身對劍術的理解,他不斷對這些劍術理念進行揚棄,最終才勉強形成獨屬於適應自身的劍術體係。

之所以說是勉強,是因為林皓認為,唯有實戰才能印證自身劍術體係的可靠性。

要想劍術體係真正成型,他還得去潛意識競技場上走一遭。

現在的林皓終於不是那個隻靠著五式技法闖蕩島嶼的劍術怪才,而是劍術理論完善的劍客。

當然,也可以說是騎士,倒不如說,騎士才是他的本職。

時間到了中午,林皓沒有停下自己的學習之旅。

他來到屬於施法者的圖書館中,繼續汲取知識。

與屬於近戰者的圖書館不同,施法者的圖書館藏書量是前者的十幾倍。

對比起先前的圖書館,林皓眼前的圖書館更為宏偉,內部空間更廣的同時,裝飾還十分華麗。

與施法者的高貴形象十分符合。

林皓來此自然是想學些施法者相關的知識。

他作為一個修煉生命力的騎士,體內沒有魔力等施法能量,即使學習了施法者的法術,他也無法進行施法。

但不能施法不代表他不能主動了解施法者相關的事。

彆的不說,若在將來碰上實力強大的施法者,掌握的魔法或魔法陣還十分詭異或是強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