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具體是多少我不知道,但是根據記載,東漢末年之後,紙就成了主要的書寫用品,應該比竹簡便宜不少。”
和製鹽一樣,陸鳴隻知道方法,不了解成本。
“是我心急了,忘了你是個理論型的。”劉徹嗬嗬笑道。
雖然他說的是真的,但還是有點想懟他怎麼辦?
陸鳴覺得劉徹多少有點陰陽怪氣的成分在。
劉徹拿出一塊令牌,道:“以後想起什麼好東西,你就拿著這塊令牌直接去少府,他們會全力配合你。”
陸鳴雙手接過令牌,放入腰間。
“對了陛下,曬鹽法已經出鹽了,天氣好的話,這批原料再過兩三天就能全部曬好,到時就能算出成效如何。”
“嗯,你的辦法我放心。這幾日下來,你覺得桑弘羊如何?”
親眼見證過提純法的成功後,劉徹並不懷疑曬鹽法能否奏效,對這個結果並不意外。
他反倒是好奇,這兩個人相處的如何。
“桑侍中對陛下交代的事情儘心儘責,曬鹽法的每一個環節都實驗的清清楚楚,沒有他的全力配合不會這麼快見到成效。”
老桑這個人不管是態度還是能力都是沒問題的,名傳千古的經濟改革大師,豈是浪得虛名。
“陛下,他好奇我的這些辦法是怎麼想到的,我告訴他我是隱世學派的傳人,他好像是信了。”
學派這種事情,還是和劉徹報備一下的好,罷黜百家可就是從這位開始的。
劉徹沉思片刻,道:“你沒想過真的成立一個學派麼?”
成立一個學派?
在劉徹問出這個問題前,陸鳴哪想過這個!
他不過就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畢業生,開宗立派這種事離他的距離比地球到太陽還遠。
見陸鳴不說話,劉徹繼續道:“你看看現在那些學派的典籍,《論語》不過一萬多字,《周易》兩萬多字,《公羊傳》四萬多字,都能開宗立派。”
書好不好又不是靠字數決定的,但陸鳴也明白劉徹這是在鼓勵自己。
思來想去,陸鳴緩緩說道:“陛下,我覺得應該成立一所學校,就像您創建的太學那樣,您做校長,我和其他人任教。”
結合自己腦海中的知識和技能,陸鳴覺得創建一所綜合性的學校更有利於知識的傳播。
無論何時,人才都是重中之重,要是能為大漢培養出大量掌握現代知識的人才,也不枉老天給自己一次穿越的機會。
“我做校長?”劉徹能理解校長是什麼職位,但對於由他自己擔任校長卻感到很驚奇。
“對呀陛下,到時候天下學子都是天子門生,於公他們是您的臣子,於私他們是您的學生,美滴很呐。”
一不留神,陸鳴的方言都出來了。
“天子門生,天子門生。”劉徹反複琢磨了幾遍,越發覺得你這個說法有利於維持自己的權威。
劉徹忽然想到了什麼,眉頭一挑,笑罵道:“差點讓你糊弄過去,罷黜百家之後,朝廷以儒家為尊,我要是成了這個學校的校長,置儒家於何地?”
這一時期,雖然朝廷方麵已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其他各家學說在民間仍在流傳,並未被禁止。
除了法家外,其他各家的學子在學成之後都會麵臨無用武之地的局麵,各家學說必然會因此而沒落乃至斷絕。
“要不是知道你的來曆,我都會以為你是其他學派派來的說客。”劉徹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