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鳴也知道這件事關乎他們的切身利益,但是他也不確定這件事會以什麼方式推進下去。
雖然這時候朝廷普查人口和田地遇到的阻力不會像東漢時期那麼大,但明裡暗裡有沒有隱瞞就不得而知了,眼前這幾人要麼是皇親國戚,要麼是高官子弟,甚至是具有雙重身份,真要是清丈田畝,重新核準稅收的話,這些人還會和陛下站在一起麼?
還是要把蛋糕做大啊,做大了才有更多的劃分空間。
……
這幾日,長安城的空氣似乎又變得焦灼起來。
滿長安的人都在等著紅薯和玉米的產量。
土豆的高產已經打破了人們對於糧食產量的認知,無論是哪一種糧食,無論種在哪一片肥沃的土地上,都長不出能和那六株土豆相媲美的東西。
剩下的這六株紅薯和四株玉米背負了前所未有的期待,要是這兩樣新糧也很高產,那就足以證明土豆的產量不是偶然,這幾種新糧將會徹底引爆天下人的期待。
甚至連長安城內的賭坊都開出了盤口,以土豆平均每株的產量為標準,來賭紅薯和玉米的產量能不能更高。
更有甚者,竟然還在私下裡去賭這次的收獲現場會不會有人暈倒,要是被鄭莊發現的話,也不知這位老人家會作何感想。
劉徹又一次安排滿朝文武去現場見證收獲。
一大早,滿朝文武又來到那禦花園中。
還是那口青銅大鼎,香案上三牲依舊。
有了上次的經驗,這回更加快速的稱出了兩種糧食的產量。
六株紅薯一共六十七斤六兩,四棒玉米一共9斤三兩,都是漢斤。
閾值已經提高的大漢君臣對於玉米的產量不怎麼滿意,甚至紛紛對玉米的產量表示嫌棄。
“這個玉米很一般啊。”
“如此精心照料下一個也隻有兩斤重,以後普及天下了可能還到不了兩斤。”
“嘖嘖嘖,不行啊。”
“呸!”
陸鳴很鄙視這群口是心非的家夥,嘴上說著嫌棄,眼神卻時不時地就會掃過那幾穗玉米,好像生怕它們飛走似的。
現代玉米畝產一般可達千斤,雖然沒有土豆和紅薯那麼高,但是放在西漢就是絕對的高產糧食,遠遠勝過粟米的產量。
鄭莊滿臉笑容,“玉米也很不錯的,和其他糧食搭配種植,也能豐富一下百姓們的口糧。”
“以往我北方的粟米,南方的稻米幾乎就是百姓們僅有的主食,以後又能增加一樣了?”
聽到南方的稻米幾個字,陸鳴忽然想到了一種高產糧食。
“大農令,我忽然想起來有一種更高產的稻米,不僅耐旱,而且不擇地而生,從種到收僅需五十餘日。”
“哦,不知道這種稻米產量如何呀?”鄭莊的聲音有些顫抖。
“比現在的高六七成吧。”陸鳴大概算了一下。
“呃……”
“快來人呐,大農令又暈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