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始皇帝未竟的事業(2 / 2)

“關於這拚音法老夫還有幾個不明之處,不知富民侯能否為我解惑。”

劉據晃著小腦袋,四十五獨角仰天長歎,“老師,太傅的問題連我都解答不了,你一定要做好準備啊。”

陸鳴:?

這個小朋友很皮啊,是不是童年不完整需要補全一下,這麼膨脹的麼。

劉據忽然感覺背後一冷,連忙道:“老師,你們談,我先去做功課了。”

見劉據已經跑遠,陸鳴隻好放下這個打算,對董仲舒道:“太傅請說。”

董仲舒斂起衣袍坐到椅子上,並示意陸鳴一同坐下。

“這拚音法隻有四個聲調,但不要說大漢其他地方,光是這長安附近,百姓們說話就不止四個聲調,拚音法又怎麼能適用整個大漢的不同口音呢。”

陸鳴也曾考慮過這個問題,想要增加音階,但是後來又放棄了,因為他想到了更重要的事情。

“董太傅,陛下也曾問過這個問題,你知道我是怎麼回答的麼?”

董仲舒頓時來了興趣,“願聞其詳。”

“當年始皇帝書同文、車同軌,董公覺得這份功績怎麼樣?”

提到秦始皇,董仲一陣沉默,對儒家人來說,批評暴秦就是絕對的政治正確,二世而亡的大秦是個不折不扣的反麵教材,無論是黃老還是儒家這兩個大漢先後存在的治國思想,都是如此看待大秦。

但是對於秦始皇的功績,董仲舒又無法無視,因為他很清楚這簡單的六個字背後有著多麼巨大的意義。

他長歎道:“功莫大焉。”

戰國七雄各有各的文字,各有各的貨幣和馬車規格,自秦朝一統之後,除了那些六國的遺老遺少,誰也不能否認始皇帝這方麵的功績。

尤其是董仲舒這樣的讀書人,享受著文字統一之後的好處,多厚的臉皮才能徹底無視秦始皇的功績呢。

“所以,你是想……”董仲舒眼前一亮,想到一個讓他渾身戰栗的可能。

“書同文,車同軌,字同音。”

陸鳴身體前傾靠近董仲舒,清脆的聲音重若千鈞,字字穿透人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要幫陛下完成始皇帝未竟的事業。”

“可是…”

董仲舒猶豫道:“朝廷有雅言,同樣可以推行天下,為何非要用這拚音呢?”

古代是有官話的,官話也被稱為雅言或者雅音,秦漢時期自然是陝西話,後來的朝代各有變化,比如宋朝時就以開封或者洛陽方言為標準語音。

上朝的時候確實會出現官員不會說官話的情況,但是他們可以用文字的形式表達意見,統一後的文字大家都能看懂,這就是書同文的意義。

陸鳴所說的字同音,單獨拿出來並不具備太大的意義,推廣雅言同樣可以做到字同音,大漢還可以推廣關中方言當做官話。

以後上朝的時候,大殿上全是“額滴,額滴,都是額滴,你這個瓜慫”這樣的聲音,想想就很有趣。

但是拚音法有著其他方言難以比擬的優勢,配合簡體字更適合用來進行掃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