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撫摸著他的小腦袋,柔聲道:“所以你還要多學習啊。”
他轉頭麵對著陸鳴和衛子夫,“咱們蘸點水把答案寫到桌案上吧,看看咱們想的是否一樣,每人限一個字。”
三人對視一眼後,伸出手指在杯子中蘸上水,以指代筆開始書寫。
不多時三人寫完,分彆向另外兩人的答案處看去。
劉徹和衛子夫寫的都是捧字,唯獨陸鳴寫了一個吹字。
劉徹和衛子夫相視一笑,隨後看向陸鳴,“這個吹字是什麼意思?”
“陛下,吹捧不是一個詞麼,都是一個意思啊。”
劉徹皺眉道:“穩重懂不懂,穩重,捧字就很穩重,吹字顯得輕浮。”
衛子夫笑著幫陸鳴解釋:“富民侯是現代人,說話風格自然和我們不同。”
雖然字不一樣,但實際上三人的意思都一樣,就是要吹捧陸鳴。
不是淮南王手段不行,實在是陸鳴的手段太厲害,把豆腐的價值打了下來,才能夠公開售賣。
把陸鳴捧的高一些,才能減少淮南王在名聲上的損失。
“淮南王吃了這個啞巴虧,心裡一定會記恨上你的,注意安全啊。”
“陛下,和鹽鐵官營比起來,區區一塊豆腐不算什麼大事吧?”
豆腐隻是給淮南王在名聲上造成點損失,鹽鐵官營可是真真正正的斷人財路。
這些諸侯王即便自己不經營鹽鐵行業,但是那些在各個諸侯國內煉鐵煮鹽的大商人,有哪個不曾孝敬這些諸侯王呢,這甚至都不是什麼需要避諱的事情。
當年吳王劉濞為什麼有能力掀起七國之亂,因為吳國不僅能煉鐵,還能煮鹽,簡直富得流油,他才能聚集二十萬大軍。
眼下劉徹就是要拿走諸侯國手中的這條財路,收歸朝廷所有。
“哈哈哈。”
劉徹大笑不止,“朕能順利實行推恩令,就意味著這些諸侯國已經沒有了反抗之力,如今不過是拿走鹽鐵之財,又不是沒有補償,你以為他們還能再來一次七國之亂麼?”
推恩令能被稱為千古第一陽謀,完全是建立在中央政府絕對性的實力基礎上的,要是在漢文帝時期搞推恩令,恐怕就是千古有名的反麵教材。
大漢中央朝廷的削藩之路是一代代完成的,漢文帝采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一步步削弱諸侯國的實力,漢景帝時期過於急躁的策略導致了七國之亂,但是也不過用了三個月時間就平定了,諸侯國的實力進一步減弱。
有了前麵幾代的基礎,劉徹時期的中央朝廷在人口,糧食,兵力等方麵已經取得絕對優勢,這才能讓諸侯王不得不接受了推恩令。
陽謀的基礎是讓對方沒有掀桌子的實力,隻能在你的規則裡慢慢陪你玩。
“等他們看完朕的明光鎧大軍,朕就不信誰還敢造次。”
劉徹眼神冰冷,“誰要是再敢擾亂中原,朕不介意讓他們率先體會一下火炮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