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昂走在通向舞台的通道中。
而此時的主舞台,觀眾席。
隨著何老師對陳昂歌曲介紹後的離場。
舞台也暗了下去。
此時的觀眾席中,剛被權小龍那一首偏執到了極點的《issgyou》(想念你),給整的人都麻了觀眾們。
又炸鍋了:
“啊?這舞台就沒有正常人了嗎?權小龍一首《想念你》,就偏執到這種地步了,這下陳昂的歌名就是《偏愛》,還不知道極端到什麼地步呢。”
“這第二期,屬實要逆天了,一連7首情歌,我人都麻了,根本對情歌提不起興趣了。”
“來點其他的吧,青春情歌有了,熱情似火的情歌有了,單身情歌有了,抽象情歌有了,連氣象情歌,偏執情歌都有了,就不能換點其他的?”
“累了,毀滅吧,我真不想聽情歌了。”
“作為已婚女人,我都不敢聽了,真怕孤身守國門的‘陳昂’私底下,也是權小龍那般偏執,這首《偏愛》,聽名字,我已經開始害怕了。”
“就沒人發現,化成雨還是一動不動嗎?三名外國歌手,都出去兩位了,難道他真想挑戰米津玄師?”
……
就在觀眾們,還陷入在質疑甚至恐懼中的情緒不可自拔時。
《偏愛》的前奏突然響起
頓時,全場的議論聲一滯。
這前奏,既不是那種甜的讓人惡心的芭樂情歌,又不是權小龍那極有個性,甚至加入了rap的發泄式情歌。
更像是,電影或者電視劇原聲帶的感覺。
給人一種,一聽,就充滿了故事的感覺。
還未等觀眾們細細思量。
一片昏暗的舞台上,傳來了一道歌聲:
“把昨天都作廢。”
“現在你在我眼前。”
“我想愛請給我機會。”
“如果我錯了也承擔。”
“認定你就是答案。”
“我不怕誰嘲笑我極端。”
……
舞台燈光亮起,陳昂亮相。
輕柔的歌聲傳遍全場。
在‘天籟之音’的加持下。
現場的觀眾,好似慢慢的陷入了一個由《偏愛》產生的情感旋渦。
不可自拔。
剛剛由權小龍那首偏執到極點的《想念你》,帶來的生理和心理的雙重不適感。
似乎已經消失殆儘。
在短暫間奏響起時,一些已婚的女觀眾,都驚喜道:
“咦,竟然不是偏執的得不到,就毀滅,傾向於暴力的那個‘偏’啊。”
“誰說‘偏愛’就一定要是偏執了,不能是護短,是在心裡和其他人不一樣嗎?”
“這歌,聽得真舒服,哪怕把‘極端’兩個字,都寫到了歌詞裡,卻感受不到任何不適,更像是充滿故事性的一場轟轟烈烈的愛。”
“沒聽何老師介紹嗎,陳昂拍電視劇了,這首《偏愛》是插曲,所謂插曲就是對故事的穿插敘述,能沒有故事性嗎?”
……
台上的陳昂,隨著伴奏的循序漸進,他也用一種娓娓道來的唱腔繼續唱了起來:
“相信自己的直覺。”
“頑固的人不喊累。”
“愛上你我不撤退。”
“誒~”
……
“我說過我不閃躲。”
“我非要這麼做。”
“講不聽也偏要愛。”
“更努力愛讓你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