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外灘(1 / 2)

等到魏鬆回來,兩女又給魏鬆挑了幾套衣服,魏鬆一開始死活不好意思要,可經不住兩女勸說,隻得做一個衣架子,任憑導購員拿來各種款式的衣服給他試穿。

他的身材比王鋒更有型,新衣服穿在身上更顯得帥氣。

下午三點半左右,總算結束了大采購,所有人都收獲滿滿。

王鋒一算賬,彆看衣服鞋子買的多,有上百件,可總共才花了20幾萬,算下來平均每件才2000多塊,加上手表、項鏈之類的才花了不到50萬塊錢。

出門的時候,他還做好了花200萬的準備呢,誰知花錢也是個難題啊。

時間還早,王鋒提議去外灘逛逛,眾人欣然同意。

照例王鋒幾人先走,魏鬆先去放好衣服,然後追上大家。

外灘位於黃浦區的黃浦江畔,即外黃浦灘,為中國曆史文化街區。1844年(清道光廿四年)起,外灘這一帶被劃為英國租界,成為上海十裡洋場的真實寫照,也是舊上海租界區以及整個上海近代城市開始的起點。

外灘全長1.5千米,南起延安東路,北至蘇州河上的外白渡橋,東麵即黃浦江,西麵是舊上海金融、外貿機構的集中地。上海辟為商埠以後,外國的銀行、商行、總會、報社開始在此雲集,外灘成為全國乃至遠東的金融中心。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8月,外灘隨交還上海公共租界於汪偽國民政府,結束長達百年的租界時期,於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擁有正式路名中山東一路。

外灘矗立著52幢風格迥異的古典複興大樓,素有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之稱,是中國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上海的地標之一,1996年11月,國務院將其列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號:現為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總部所在地,原名亞細亞大樓,建於民國二年(1913年),是英商亞細亞火油公司在上海成立的辦事處。史稱“外灘第一高樓”,底段與上段都是巴洛克式造型,中段為現代主義建築風格,是上海高層建築中最年長的建築。()

2號:現為東風飯店,曾是上海最豪華的俱樂部——上海總會。有“東洋倫敦”之稱,設計上仿效英國古典主義,也參照日本帝國大廈。三角形電梯是西門子公司製造,已有90餘年的曆史。有一條110多英尺的吧台。

3號:現名有利大樓,原名聯合大樓,屬於美國有利銀行所有,現為新加坡佳通投資有限公司所在地。民國五年(1916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幢鋼結構大樓,鋼材來自德國。該樓繼承了文藝複興時期均衡對稱的建築風格,但裝飾上又多采用巴洛克風格的漩渦型圖案。

5號:現屬華夏銀行,原為日本日清公司大樓,是日本近代西洋建築與古典建築風格相結合的產物,外立麵采用花崗石,建於民國十年(1921年)。

6號:現屬香港僑福國際企業有限公司,原為中國通商銀行大樓,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竣工,是外灘現存最老的建築之一。該樓外牆采用花崗石貼麵,擁有一排英國哥特式建築風格的尖角,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外灘的典型建築。

7號:現為泰王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和泰國盤穀銀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為大北電報公司大樓,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建成。

9號:輪船招商總局大樓,建於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盛宣懷投資白銀220萬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