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稿費(1 / 2)

半島電影 太XL 3951 字 20天前

"

“趙世勳,有人找!”

走廊內傳出招呼聲,男生宿舍一層樓就一部公用電話,現在手機最便宜也要100多萬韓元,不是一般家庭能買起的,大部分人還是用電話、寫信聯係。

答應一聲,套上褲子跑到公用電話。

不用猜想,肯定是文編輯給他打來的,彆人不會找他。

“喂,請問您是?”

“我是文時元,上個星期在《文化日報》見過,你是趙世勳趙先生嗎?”

“文編輯您好,是《醉畫仙》要連載了嗎?”

正常思維分析,小說不能連載,文編輯不會給他打電話,一萬多字的小說,《文化日報》也不會黑下來,現在給他打電話,80%審核通過,叫他過去簽約。

“真聰明,趕快來《文化日報》,最好把新寫的小說,帶過來,越快越好。”

等了將近一個星期,終於等到結果,趙世勳心裡還有些小激動。

………

兩個小時後。

趙世勳從車上下來,趕往忠正路1街68號的《文化日報》。

來到《文化日報》大廳,前台接待的笑容依舊,上個星期就是她通知的文時元編輯。

“請問有什麼可以幫您嗎?”職業性的微笑,輕聲細語詢問。

“我找編輯一部文時元,已經和他約好,我叫趙世勳。”

“好的,您稍等。”

女接待拿起電話,告知文編輯,有人找他。

不一會,文編輯人未至,笑聲先到,來到趙世勳身旁,招呼道:“趙先生久等,跟我上去吧。”

《文化日報》創刊於1991年11月1日,當時是文化類而非綜合類報紙,1995年,因文化類報紙漸趨邊緣化,遂轉型為綜合類。

《文化日報》的讀者是韓國的領導層、知識分子、收入較高的群體,公務員、企業家等等。

報社在韓國,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僅次於《朝鮮日報》、《中央日報》、《東亞日報》三大報。

文編輯帶他來到五樓,臨近門前叮囑他幾句:“我們主編姓金,52

歲,他不抽煙。”

文編輯的意思很明顯,不要在主編辦公室抽煙。

文編輯敲門,裡麵傳出低沉的聲音:“請進!”

“主編,這是趙世勳先生,《醉畫仙》作者,漢城大學高材生,趙先生,這是我們金正奎主編。”

“金主編您好,我叫趙世勳。”

金正奎主編在辦公桌查看文件,稍微抬頭:“趙先生請坐。”指了指沙發,招呼他坐下。

文編輯向金主編告辭離開,很快一名文職打扮的女士,端上來兩杯茶,先放在金主編麵前,又端起一杯放在茶幾上,衝著趙世勳點點頭,也告辭離開。

辦公室裡就剩金主編和他。

韓國不愧學習古代儒家文化,把上下尊卑,學的淋淋儘致,辦公室文化,幾乎就是翻版。

領導派頭很大,員工下屬畢恭畢敬,這也讓趙世勳了解到,古代士大夫對待下屬的態度。…

華國上下尊卑也有,不過沒有韓國這麼嚴重,比韓國還嚴重的,恐怕隻有曰本,不得不感歎,儒家文化對亞洲文化圈的洗禮,根深蒂固幾千年的思想,一朝想要改變,根本不可能。

趙世勳讀過一些曆史書籍,對韓國與華國的捆綁,還是有一些了解的。

韓國使用崇禎年號265年,就知道他們對明朝文化的認同,在他們眼中,大明才是正統,滿清不過是蠻夷。

韓國人眼中,他們是大明的孝子,曰本是賊子,在心裡就看不起曰本。

崇禎心想:快拉倒吧,老子都在煤山上吊了,也不見孝子來救駕。

金主編整理文件,喝了一口茶說道:“趙先生寫有關張承業的小說,有什麼考慮呢?”

“張承業是朝鮮末期著名畫家,他放蕩不羈的性格,醉狂不拘的行為,還有他神之筆法的畫技,最後又在民間口口相傳中消失,人們說他得道成仙,可是他消失的年代,又與朝鮮王朝的滅亡,有著時間上的重疊,他的消失,標誌著朝鮮王朝的滅亡,讓人浮想聯翩。”

1897年,朝鮮國王李熙改國號為大韓帝國。

曆史上記錄,張承業也於1897年消失。

“哦,趙先生這麼一說,張承業確實是1897年消失,確實很有意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