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專業知識,一點也不耽誤拍電影,專業知識隻是工具,現在趙世勳才明白,當導演與看電影幾乎沒有關係。
一個導演最重要的就是人生的閱曆,他對某件事,某種思想的看法,每個導演都有自己的思想,拍出來的電影,都不一樣。
把腦子裡的東西,拍出來,這就是導演的任務。
導演要有自己獨特思考,不能人雲亦雲,夢、發生的事、哲學、社會、人類、戰爭、愛情………都可以拍成電影,就看導演如何去表達這件事、這種想法。
短片《標簽》中,趙世勳得人類的自私表達出來,未知的事,對人類吸引最大,就像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也是對未知的欲望。
馬賽克人說看不清男人、女人長相,他們是未知的,男人和女人反而要去看一看。
第一次是名利的誘惑。
第二次是金錢的誘惑。
第三次是未知的誘惑。
人類可以抵抗名利與金錢的誘惑,抵擋不了未知的誘惑。
《標簽》短片剪輯很簡單,特效已經完成,一部20分鐘的短片,剪輯成10分鐘左右的短片。
當男人和女人來到樹林的時候,趙世勳發現自己的不足。
男人和女人進入樹林,要是拍攝時增加霧氣,這段鏡頭就會很有意思。
有霧氣從地上升騰,滋潤遍地,地上躺著一男一女,霧氣孕育出一男一女,社會就像霧氣,看得見摸不著。
畫麵更豐滿,寓意更深刻。
可惜。
短片《標簽》就像人生一樣,不能十全十美,有殘缺才更真實。
看著剪輯完成的《標簽》,趙世勳的淚水流進心裡,這是他的希望,他付出後的回報。
付清後期費用200萬。
趙世勳拿著一盒膠片走出工作室。
1999年12月11日。
星期六。
這是他和電影初次約會的日子。
去五金商店買不鏽鋼管還有帆布,今天下午他就要賣襪子、圍巾、手套、帽子這些東西。…
……………
下午兩點。
攤位已經支起來,趙世勳行動力驚人,他能吃苦,也有耐心,不怕失敗。
賠錢他根本就沒有想過。
學校外麵有很多攤位,大部分都是賣小吃的,還有一些生活用品,賣襪子、手套、帽子、圍巾他是第一份。
一般大學生都好麵子,穿戴都比較講究,在漢城這裡生活,穿衣都喜歡名牌。
外表打扮光鮮豔麗,口袋裡沒有多少錢,這就是大學生的狀態,趙世勳對經濟不懂,他懂人性。
襪子穿在裡麵,沒有人拖鞋查看襪子是不是名牌。
手套、圍巾、還有帽子,一般人都不會注意,首先看的是樣貌,其次是衣服,人們從這兩點判斷一個人。
“襪子便宜了,600一雙,1500三雙!”
進價300韓元一雙,賣出雙倍,還是比商店裡便宜,他這裡沒有店鋪租金、水電、人工……一切花銷。
一雙襪子和店鋪裡一樣,三雙便宜300韓元。
不能壓價太狠,容易得罪人。
學校裡麵有店鋪,賣太便宜肯定會出來找他,都是在東大門進的貨,他這裡這麼便宜,這屬於惡意競爭,還是他先挑起的。
和氣生財。
做人留一線。
“你這襪子可以挑顏色嗎?”兩個女生停下,看著攤位上的襪子問。
“右邊的是女士襪子,隨便挑選,600一雙,1500三雙。”
兩個女生一人挑選三雙襪子,趙世勳招呼生意:“這裡有圍巾和手套,天氣越來越冷,我這東西質量好。”
“圍巾怎麼賣的?”
“圍巾1500一條,隨便挑顏色,你倆是我第一份生意,便宜賣給你們,1200一條。”
一個挑粉色圍巾,一個挑紅色圍巾。
“這是找美女的300,還有這位美女的300。”
趙世勳從來沒有賣過東西,不過為了賺錢,他不在乎彆人怎麼看,臉皮厚一些,嘴甜一些,態度好一些,這都不算什麼。
漢城國立大學有23000多人,襪子、手套、圍巾、帽子都是消耗品,隻要能吃苦,就不愁賺不到吃飯錢。
不到一個小時,趙世勳賣出去100多雙襪子、12條圍巾,還有10雙手套和11個帽子。
招呼生意就是有些忙人,一邊賣東西,一邊收錢、找錢,還要留意有沒有人偷。
從下午2點,一直賣到晚上8點,賣出去200多雙襪子,31條圍巾、54雙手套、42個帽子,現在天氣越來越冷,外麵已經零下,趙世勳在外麵站6個小時,一口飯沒吃,喝的水都有冰碴。
當數錢的時候,再累也不感覺累。
這一天賣出去200韓元。
利潤差不多一半。
一天就賺13萬韓元。
真沒有想到賣襪子、帽子、圍巾、手套,這麼賺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