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昌的《一一》昨天首映,趙世勳不懂戛納規則,其實在開幕式之前就有電影首映。
薑聞的電影《鬼子來了》在5月12首映,他到不覺得錯過,作為導演他不喜歡看《陽光燦爛的日子》還有《鬼子來了》。
看《陽光燦爛的日子》他就想到《四百擊》,薑聞現在還不是作者導演,他拍的電影入不了趙世勳的眼。
同樣是關於童年成長的電影,《四百擊》屬於開創式電影,特呂弗是作者導演,《陽光燦爛的日子》有模仿痕跡,電影也太自嗨,沒有靈魂。
《活著》富貴的孫子,因為長時間挨餓,吃豆子太多被撐死,《陽光燦爛的日子》中的馬小軍在酒店推杯換盞。
有《七武士》何必再看《鬼子來了》。
薑聞應該去鄉下種幾年苞米,才能拍出有靈魂的電影,不然他很難有所成就。
趙世勳帶著《你那邊幾點》男女主角、副導演,本諾.德爾霍姆,還有全民熙來看《一一》重映。
他喜歡楊德昌的電影。
喜歡到不行。
《一一》重映楊德昌也在,他還看到了李安,《臥虎藏龍》5月16首映,他不去看《臥虎藏龍》,要看也看胡金銓的《俠女》。
《臥虎藏龍》有太多《俠女》的影子,李安也在模仿胡金銓。
“楊導,我帶人來看你電影,歡迎嗎?”
“歡迎歡迎!”
楊德昌除了在拍電影時嚴厲,其他時間很儒雅,完全看不到他電影裡表達的樣子。
他們都知道趙世勳會說中文,已經見怪不怪,趙世勳用中文罵孫正義時,開始他還聽不懂,後來有人給孫正義翻譯,才知道趙世勳嘴有多毒。
拍攝女人戲份時趙世勳壓抑著自己的情緒,拍攝男人戲份時,把所有的壓抑都爆發在他們身上。
孫正義以後也不想演電影,他被趙世勳罵怕了。
3個多小時後,趙世勳一行人從影廳出來,他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一一》帶給他太大的震撼,如果說有一個人能把一部電影包涵整個世界,那麼楊德昌做到了。
就像《一一》中小男孩一樣,他拍所有人的後腦勺:“你自己看不到,所以我拍給你看啊。”
這是多麼震撼的台詞!
每個人都看不到自己的後腦勺,所有人隻看到自己的正麵,看不到自己的後腦勺。
華語電影要是沒有楊德昌,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就像《一一》結尾簡南俊說的:“如果人生再活一次有什麼不一樣?結果…,還是差不多,沒什麼不同,再活一次,似乎沒有必要。”
正所謂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男人和女人各自尋找生活的意義,那個在山丘等候的,或許是某個人,或者某個事,後來才發現,山丘本身,就是生活的意義,再翻越多少座山丘,結果也差不多。
趙世勳認為每個華人都應該去看《一一》,或者世界每個人都應該去看《一一》,在電影中可以找到自己。
《一一》就像一麵鏡子,照著你、我……
趙世勳不再劇透,收拾心情,在平靜的時候,看過才知道。
在一間酒吧裡,趙世勳大言不慚評論起楊德昌,還是當著楊德昌和李安的麵。
這裡隻有他們三個人,趙世勳要請楊德昌喝酒,他知道楊德昌已經檢查出癌症,不過癌症和喝酒沒有關係,他臨死之前也要抽煙、喝酒、拍電影。
“我們的人群中,精英們、老人們不願意誠實麵對最初的自己,他們費了很大勁,才適應這套東西,楊導你把他們後腦勺拍出來,這等於打他們臉。”
趙世勳實話實說,他以後可能比楊德昌更鋒利,不過他會用另一種方法拍出來。
“他們看不到,或許不願意看,我才拍給他們看。”
楊德昌就是楊德昌,永遠不會屈服。
後世聽說他臨去世之前還在準備《追風》,在資金斷鏈和身體健康的雙重打擊下,臨去世前一天還在想拍電影。
楊德昌去世後,他的墓碑沒有頭銜,隻有一句話。
“愛與希望之夢不熄。”